第85章 三種稱呼邀同車行

 坐進祁宏益的車裡,還跟他並排在後座,潘寶山非常拘謹。

 祁宏益看得出來潘寶山很緊張,微微一笑,道:“小潘,大陡嶺村的金銀花種植基地的情況,前幾天在報紙上看了,金銀花開,流金淌銀,效益很直觀,金銀花成了名符其實的富民花。和市健達醫藥公司合作開發基地舉措也很好,公司、基地、農戶三合一運作模式,可以實現健達藥業公司藥材來源與農戶種植收益‘雙保險’、‘雙豐收’。”

 提起項目情況,潘寶山就有了話題。

 “祁書記你說的是。”潘寶山道,“不過報道中沒提發展前景,等種植基地面積達到五千畝後,我們準備進一步完善服務,招商引資建設集烘、晾、存於一體的金銀花深加工廠,那樣產業鏈將進一步拉長,經濟輻射力也就越強!”

 “嗯,那很好,發展項目,重要的是遠景。”祁宏益說,“沒有遠景也沒了方向,做什麼都不長久,而且也缺少動力。”

 “祁書記,我工作時間不太長,經驗還很不足,有時怕眼高手低,那樣的錯誤可是很嚴重的,事關全局。”潘寶山神情莊重,“所以有時難免思前想後畏手畏腳。”

 “年輕人就是要有股闖勁,開順風船練不出好舵手,前進的道路上挫折是難免的,關鍵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吸取教訓,引以為鑑。”祁宏益語重心長,“當然,在做重大決策的時候,還要集思廣益,不能一意孤行搞一言堂,那就不是簡單的錯誤問題了,而是能力問題。”

 “祁書記你說的是,今後工作中我一定加以注意!”潘寶山表態。

 “呵呵,你們年輕人頭腦靈活思維轉變得快,是大有作為的。”祁宏益笑道,“小潘,好好幹,爭取把夾林樹成典型。”

 “謝謝祁書記寄予厚望並殷切鼓勵,我會把您的厚望轉化為希望、鼓勵轉化為動力,開足馬力為夾林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做出自己的貢獻!”潘寶山表現出很受鼓舞的樣子。

 “嗯,好,不錯。”祁宏益笑著點點頭。

 潘寶山看著祁宏益,心裡閃過一絲冷意,聽祁宏益這意思,好像還很認可他繼續留在夾林。

 正想著,金銀花種植基地到了。

 大片金銀花開放,到處是村民採摘的忙碌身影,花香飄,笑聲揚,好一卷美麗富民的和諧彩圖。

 車子還未停穩,潘寶山就已推開車門,他要爭取趕在副駕駛位子上的楊濤之前,繞到另一側去為祁宏益開門。

 路上楊濤一直沒說話,潘寶山覺得他有點陰,不怎麼好相處,不過那無所謂,跟他不會打太多交道。

 潘寶山到底沒趕上楊濤,他的距離實在有些遠。

 楊濤開車門的時候,看似無意地給了潘寶山一下冷笑。

 “狗日的!”潘寶山暗暗罵了一句,愈發覺得楊濤虛詐,是個心胸狹窄之人。

 “潘鄉長!”早已等在基地的蔣春雨奔過來,喊了潘寶山一聲。

 “哦,蔣助理。”其實潘寶山在私下裡已經喊她春雨了,他覺得那份溫暖值得珍惜。

 “王書記激動得要命!”蔣春雨面如桃花,小聲對潘寶山說:“他正帶人在地裡採摘金銀花,想表現一下呢。”

 “他也能摘花?”潘寶山嘿嘿一樂,“摧花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