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民 作品

第122章 一園四區 骨架易拉 鮮肉難長

 “哦,你就是潘寶山?”徐光放呵呵笑著,大方地伸出手來。

 潘寶山一看,連忙點頭帶笑,兩手迎上去握住,“徐市長,您辛苦了!”

 “要說辛苦嘛,在基層一線更辛苦!”徐光放慢慢抖了幾下手,繼續笑道:“小潘局長,今天我來可不是聽你訴苦的,主要是想聽聽這個循環農業高效產業園的建設和發展運作經驗!”

 徐光放話音一落,引來一陣贊笑。

 潘寶山也笑了,引著徐光放步行進入產業園大門頭內。

 內心頗有些忐忑的潘寶山,邊走邊觀察徐光放,剛才他說話很幽默,看上去平易近人。不過潘寶山仍然覺得他身上有種威嚴風度,也許是到了一定位置,自然就有了居高臨下的氣場。

 穿過產業園門頭,站在清潔乾爽的水泥道上,潘寶山笑著抬手一指,對徐光放說:“徐市長,這是縱向園區路,還有一條相當長度的橫向路,縱橫交叉,快速有效地將園內大棚蔬菜種植、蛋禽養殖、肉畜肉禽養殖和菌類種植四大片區連結在一起。目前整個產業園水、電、運輸路以及照明等硬件配套設施基本完善,下一步,將注重分片區內的輔路硬化。”

 徐光放點頭示意,轉著身子看了一圈。

 “硬件設施的打造是為了充分激發內生動力,如今產業園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下已步入良性軌道。”潘寶山面帶微笑,身體正向著徐光放,“徐市長,園區比較大,還是以車代步好一些,我向你慢慢彙報下各生產區的情況。”

 “嗯,那才是最重要的。”徐光放道,“在園區發展上,骨架易拉,鮮肉難長。”

 “徐市長您說的是。”潘寶山不住地點著頭,“這正是我們產業園在發展中要力克的難題!”

 “好吧。”徐光放邊上車邊說,“在報紙上看到的報道,你們做得都還不錯,先看看情況。”

 潘寶山不敢怠慢,立刻上車帶路。

 先到設施大棚蔬菜種植區。

 魯成升家是必去的,經過幾次鍛鍊,他在配合採訪、調研上已經遊刃有餘,介紹起情況來透熟明晰,還帶著點煽情的味兒。

 “現在外面寒風勁吹,大棚裡可是溫暖如春!”魯成升樂呵呵地指著翠綠的西葫蘆說,“瞧這西葫蘆,長勢多喜人!我家有兩個這樣的大棚,是主產蔬菜。此外還有兩三個西紅柿、黃瓜、辣椒和茄子混合大棚,年採摘量加起來可達十萬斤,獲利在十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