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向徐光放充分展示

 “那是什麼品種雞?個頭還真是大啊!”有人問了一句。

 “火雞!”潘寶山立刻接話,“現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飲食上更注重口味和營養,像珍珠雞、火雞等一些洋雞也都逐漸上了城市居民的餐桌。產業園抓住市場契機扶持火雞養殖,現在已見成效,如今一些飯店老闆紛紛前來訂購,批發商販也不斷打電話詢問,想搞長期批發,前景很好。”

 “火雞火雞,還真是要火了!”市農業局局長呂光榮插了一句,“這個項目也在循環大農業內?”

 “在!”潘寶山回答很響亮,“火雞產生的糞便同樣供種植環節當肥料,而且它們吃的都是菜葉、青草和玉米等穀物,糞便可直接使用,可以說還沒出產業園效應範圍。”

 “經濟效益具體怎麼樣,園內現有規模的養殖戶一年大概能賺多少?”呂光榮又問。

 “目前一隻火雞的純利潤,大概在五十塊錢左右。”潘寶山指指範少華的養殖場,說道:“這家火雞養殖場,目前存欄數已經達到四千多隻,規模還在不斷擴大,而且靠的是自身力量。因為這裡的火雞全是自然綠色養殖,產的蛋也很健康,完全可以當種蛋孵化。成年雌火雞,平均一天半能產一枚蛋,養殖場全部用來孵化火雞苗,將來產量多了還要帶動更多的鄉戶搞火雞養殖。”

 “眼光是很重要的,這個項目抓得不錯。”徐光放聽到這裡,讚賞道:“對一些好的項目,要充分做大做強,打造品牌,放出最大效應。”

 “是的徐市長,產業園的發展理念就是走出去開眼界,引進來助發展,在規模上樹品牌,在品牌上見效益。”潘寶山揚手一指遠處的蛋禽養殖區,“蛋禽養殖區那邊,引進的省內農業龍頭企業立春公司,投資興建的養鴨基地已具規模,我們正引導當地養殖戶學習借鑑經驗,爭取創出具有當地品牌效應的養殖企業。”

 徐光放點點頭,環視了下產業園的四個養殖區,說道:“申報省級農業產業園的事情進展如何?”

 “已經按照徐市長指示做了,材料早就報到了省裡,就等明年初出結果!”鄭金萍不失時機跟上來,興奮地作了回答。她一直陪在馮德錦左右,但也時刻關注著徐光放的動向,儘量能說上句話露露臉。

 “徐市長,問題應該不大。”呂光榮趁機彙報下扶持工作,“今年來,我局按照徐市長當初的指示,批覆了夾林產業園三個無公害綠色蔬菜認證,還協助開展了兩項有機AA認證,極大提高了產業園的競爭力。”

 “夾林產業園能抱回省級農業產業園的招牌,也是市裡的榮譽,要積極爭取,如果今年不行,明年還要繼續。”徐光放給予勉勵。

 潘寶山在一旁聽了話題有點岔頭,得趕緊掰回來轉到自己身上,這種表現機會不能謙讓,“徐市長,時間差不多了,您看現在是不是去菌類種植區看看字匾?”

 “好,是該抓緊點時間,待會還要看生態觀光農業項目!”提到題字的事,徐光放很精神。

 鄧如美那邊已經準備妥當,紅花、鞭炮和一群烘托氣氛的員工。

 這個環節需要烘托,只是放鞭扯花太單調直白,沒有厚實度,應該加上點工作性的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