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分離辦公

七月初,半年期剛過。潘寶山召開了常委擴大會,總結上半年工作情況,研究部署衝刺下半年發展目標。

 

就在這個會上,廖望果斷出招。

 

廖望提出,行政中心要東遷到望東區,因為松陽的發展趨勢已經很明朗:向東擁抱大海,昂起東部龍頭。而目前,東部城區發展極為滯後,非常需要一劑強行針。而行政中心東遷,其輻射帶動能力無疑是最具效應的,可以讓東部城區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發展的各種要素,進而以最快的速度興盛起來。

 

這個提法是無可非議的,道理上講得通,實際上也很需要,唯一值得商榷的就是時機問題。因為眼下東部城區的發展確實太薄弱,承載能力太差,行政中心東遷還缺少一定的支撐力。

 

如果是私下裡交流,潘寶山完全可以一口否決,至於廖望怎麼擺道理,都可以置之不理。可是在常委擴大會上卻不能這麼做,否則就會顯得氣短,讓廖望佔上風。

 

“廖市長的提議確實是下一步發展趨勢,只是目前時機還不成熟。”潘寶山否決得比較委婉,“等望東區再強基健體一段時間,骨骼硬棒一些,或許更為合適。”

 

“我的看法恰好相反。”廖望很果斷地亮出對立面的觀點,“如果等到望東區的發展有了一定的眉目,上了軌道,各種配套都比較齊備了,那行政中心東遷還有何意義?彼時或許起不到什麼帶動作用,反而還會在東部的跨越發展中與民爭利呢。”

 

“現在將行政中心東遷,牽涉到很多部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會很多,解決起來會很頭疼,那樣反而會影響東部城區的發展。”潘寶山沉下了臉色,道:“望東區的現實條件根本就不具備那個承受力,如果硬要進身,便有可能會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一句話,就是欲速則不達。”

 

“有一種辦法可以相對解決承受能力的問題,那就是要我們領導幹部吃苦在前,耐勞在先。”廖望咄咄逼人,高調唱得舌頭都差點甩出來,“要知道我們去望東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東部的,辦公、生活條件再艱苦都可以克服,這也是我們黨、我們政府領導幹部所必須做的,身先士卒,鞠躬盡瘁!”

 

廖望的話讓潘寶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不過從大道理上講,廖望還真是有那麼個假樣。

 

怎麼辦?

 

潘寶山一時還真沒法跟廖望繼續較勁下去,只好點點頭,說這個問題不是簡單提議談論就能拍板的,必須好好醞釀,等擇日專門召開會議研究。

 

可廖望似乎並不想就此罷休,他繼續說如果實在不行,可以採取市委、市政府分開辦公的辦法,一方留在百源,一方進駐望東。這樣既能固守百源老根據地,又能開闢新圖版,一舉兩得。

 

刁,這一招刁到點子上了。

 

潘寶山馬上就意識到,如果採取市委、市政府分離的建議,無疑就要面對一個兩難選擇:如果他選擇東進望東,把百源留給廖望,無疑是放棄了優勢陣地,會讓自己很被動;而選擇留守百源,讓廖望去望東折騰,自己則會有嫌貧愛富之論,顯得不夠大氣,從而弱了氣場,同時,廖望的形象就瞬間高大,幹在先、闖在先,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等美詞都能用在他身上。

 

除了兩難選擇,潘寶山還有更深層的認識:廖望想遠離他,以便徹底脫離他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