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拿車改教改醫改說事

 

“廖市長,你講了這麼多,我覺得還是在說明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就是現實情況迫使我們要堅持教改,以最終達到優勢教育資源均衡化,從而實現一定程度上的社會公平。”

 

“不可能,教育資源不可能實現均衡化。均衡,那只是理想化的東西!”廖望說得不容商量,“教育領域同其他領域一樣,在經濟物質社會下,都變得很實在了。如今的老師,還能是發自內心地一心一意撲在教學上?不會的,現在老師的‘愛心’都變成‘愛薪’了,所謂負責任,其實是為了多拿點獎金而已。或者說,還有通過學生來謀利的,開什麼補習班已經是小意思了。眼下有的老師幹什麼?專門找學生家長幫忙:學生家長在建設領域有資源的,老師就要求弄個小工程乾乾;學生家長在司法系統的,老師就差不多能保護親朋好友了;學生家長在官場的,老師甚至還能做個兼職組織部長。你說,荒不荒唐?”

 

“廖市長,你說這些是什麼意思?”潘寶山對廖望的滔滔不絕反感到了極點。

 

“我就是想說明教育資源的均衡化不現實,精益求精嘛,教育資源好的學校還想更好,而且事實上確實也會更好。”廖望道,“因為大環境都是如此,小環境就更不用說了。舉個例子說吧,全國人有多少人孩子送到北京唸書?只要有那個能耐、有那個便利,就想插一頭進去。為什麼?因為北京好多方面的資源都是優勢集中的,教育資源就是其中之一,在全國都是遙遙領先的,在北京唸書就是能得到諸多好處,就是連出國都方便。再不濟還有一點絕對吸引人的,就是高考時的政策傾斜,那可是多少國人的希冀之巔啊。”

 

“廖市長越說我越納悶,我真不明白你到底要表達什麼?”此時,潘寶山確實也一定程度上認同廖望說的,教改的資源均衡化難度實在很大,松陽的教育改革就如同大海行孤舟,不過,他嘴上卻不承認,“你把教育改革說得那麼困難,是想證明你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

 

這一問,把兩難境地拋給了廖望。

 

廖望稍稍一愣,隨即笑了起來,“潘主任,就不要講什麼迎難而上、知難而退的道理了吧,還是談點實際的,我再說說咱們松陽的醫改。”

 

聽到這裡,潘寶山算是徹底明白了,廖望在千方百計地想把這酒場變成批判會。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