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西瓜 作品

第三百四十四章 有失公允


當然也少不了無中生有的官方攻擊,無機構主義被政客教唆,終日在街頭縱火行兇,街尾放置高科技類型的爆炸物,曾經雄偉一時的商業大廈在一夜之間被炸得面目全非。

在此期間,巡邏警的人手顯然顯得越來越吃力,治安方面的缺陷與不足一直被媒體放大攻擊,製造大量的輿論,機構不斷遭受巨大的壓力。

恐怖偷襲與無機構主義的種種滋擾,使這個機構苦不堪言。

在酒吧裡喝悶酒的人通常還有一個類型。

他們永遠都會坐在角落裡,只需要一瓶啤酒,接著以極少的分量攝入酒精,時不時都會注視著電視新聞,他們似乎是為了看電視新聞而來到這裡的;

不看電視新聞的另外一類人則顯得過分抑鬱,一聲不吭,很安靜地坐著,一副滿懷心事的樣子,雙眼無神,微微地張開著嘴唇。

玩得開心的人也未必比他們幸福。

菲林與莫斯卡是在酒吧認識的,他們玩得很開心,也很要好,經常一起去酒吧喝酒,吃飯,甚至是一根香菸都是兩個人一起分享的。

但是菲林有一天發現莫斯卡突然消失了,沒有再出現在酒吧的範圍裡,他很擔心莫斯卡,於是就到處去詢問共同的朋友,最後才知道,莫斯卡在自己的公寓裡,吞槍自殺了。

就是這樣,毫無預兆,或許你昨天還跟他一起吃飯,他表現得很開心,可能第二天就會傳來自殺的消息。

這種現象

在布達拉美宮這個國家早已經屢見不鮮。

這個時代被稱為悲觀主義的文藝復興。

自殺往往是一種文藝上的釋放。

他們很絕望,深陷在一片沼澤裡,出不來,但是又無法沉下去。

這是一個充滿著病態的社會,每個人都有病,但是不知道該如何醫治。

“如果你能找到醫治病態的靈藥,你可以告訴我嗎?我願意用5000美金買你手裡的良藥。”

這是一位吞槍自殺的德國人臨死前寫下的遺言。

葉楓很快就在吧檯前面找到了猶文太,他已經喝了第四杯長島冰茶,看樣子他的酒量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