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菜 作品

第33章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

 可不祥的預感卻越來越重。

 這把要是能穩住,那什麼安史之亂哪會用時八年之久。

 秦朝。

 嬴政批著奏摺,抽空聽著天幕。

 也冷笑。

 反正自從聽說他大秦二世而亡了。

 聽見就在想著,他家那個敗家子胡亥,對比這個唐玄宗又怎樣。

 大概是好不到哪去吧。

 就不知道天幕什麼時候能講到那個敗家子。

 明朝。

 朱元璋拉著他家太子,嘀嘀咕咕點評那個李隆基。

 說著李隆基後面的騷操作。

 其實心裡也在打鼓。

 因為他想起了天幕介紹他大明的時候,可是說了他大明可是出了個比肩徽欽二帝的貨色。

 心慌。

 永樂年間,朱棣表示自己也很慌。

 同朱元璋一樣,也想起了他大明也有敗家子,還是自己的後代,忒嚇人了。

 也不知道是他以後幾代。

 能不能把他扼殺在搖籃裡。

 ……

 天幕下,各朝皇帝憂心忡忡,天幕上,虞美人持續開嘲諷。

 [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操作是正確,可耐不住李隆基在後面拖後腿。

 他聽說高仙芝和封常清退守潼關不出之後,覺得這不行啊,這不是顯得我大唐太窩囊了嘛。

 然後趕緊下旨,讓高仙芝和封常清出潼關,正面迎敵安祿山。

 這咋想的,真的,我不理解,但我大受震撼。

 這是什麼,這是外行指導內行啊。

 不懂軍事就學秦皇漢武好嘛,直接放權不行,非得學楊廣在戰場上瞎指揮。

 咋想的。

 關鍵是,你這操作還不止幹了一次,後面又幹了一次。]

 虞美人說到這裡,喝了口水緩解了一下情緒。

 [高仙芝、封常清戰死之後,李隆基發現身邊無人可用了。

 那怎麼辦呢?李隆基想了又想,決定啟用老將哥舒翰前往潼關對戰安祿山。

 要知道,當時的哥舒翰不僅年紀大了,還抱病在身,幾乎半身不遂。

 但大唐需要他,他就去了,同樣堅守潼關不出。

 這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吧。

 畢竟現在可不只有高仙芝和封常清做出這樣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