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紅薯土豆,美食多多

 紅耐旱,耐貧瘠,讓紅薯特別容易養活。

 關鍵它不止容易養活,產量還出乎意料的高。

 最重要的是,它還極易保存,只要放在比較陰涼通風的地方,就能存放很久。

 除此之外,紅薯的根、莖、葉等部位都是可以吃的,優點多多。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大家最關心的一定還是它的產量多少。

 大概是能到達四五百斤左右。

 當然,這個數是往少了說的,也有可能會更多就是了。

 也有人說,清朝番薯產量到了後期能到千斤。

 但若是現代,我倒是能給個較為準確的估數,大約五六千斤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紅薯這個作物在明朝就已經傳入我國了,只是那個時期並沒有被推廣,只在局部地區被種植而已。

 一直到清朝,才發現這個作物的價值。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雍正的攤丁入畝解決了土地問題。

 這個非常重要,不過等我們之後講土地政策的時候,再細講這個。]

 聞言,各朝代帝王興奮的心情啪的一下,止住了。

 天知道他們有多在意土地問題。

 特別是我們的二鳳陛下。

 唐朝。

 自從二鳳陛下知道大唐滅亡的原因之一是土地兼併。

 他就天天發愁。

 想著怎麼才能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

 如今希望就在眼前,二鳳陛下覺得自己又可以了。

 不說照搬,參考一下也是可以的。

 而且,紅薯這個作物,有一說一,超級心動。

 但他大唐的船隻想要去那麼遠的地方,還是有些困難。

 也不知道現在讓人研究船隻還行不行。

 但那可都是錢啊。

 二鳳陛下敲了敲桌子,沉思。

 又想起某個島國上有那麼多金銀礦。

 他大唐如此貧窮,他李二鳳做點劫富濟貧的事情不過分吧。

 就這麼決定了。

 秦朝。

 祖龍看了,直接放棄。

 若只是跨越群山,穿過沙漠,就能得到這個作物,他大秦不是不能嘗試看看。

 但跨越大海,去地球的另一邊,這難度簡直超級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