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玉米,美洲作物

 明朝。

 已經在心裡盤算了百八十遍怎麼去美洲的朱棣點了點頭。

 記住了種土豆的注意事項。

 也幸好是天幕說了,這要是天幕沒說,他們又沒什麼經驗。

 見這糧食高產又都給種上了,等到出事後問題就大條了。

 不過……

 那個茄科又是怎麼個稱呼。

 總覺得後世把這些農作物研究的很清楚啊。

 ……

 [土豆就說到這裡了,緊接著的下一個,是我超級喜歡的一個作物——玉米。

 同樣是原產美洲,歷史上傳入我國的時間,大約是明朝中葉,1531年左右。

 玉米在各地有很多俗稱,如番麥、玉蜀黍、珍珠米等。

 有的地區也稱玉米為六穀,是五穀之外的另一種糧食。

 這足以見得玉米在我國的地位何等的重要。

 明末時,玉米種植已遍及山東、河南、河北、安徽、廣東、廣西、雲南等十多個省份。

 清朝康熙年間,種植玉米的省份比明末還多,如遼寧、山西、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從明朝記載到清朝中葉(1531年至1718年),不到兩百多年的時間裡,玉米已蔓延到我國20多個省份,與我們今日的玉米種植面積相差無幾。

 它受歡迎的原因也很簡單,玉米畝產能達到800-1200斤左右。

 維生素含量還非常高,是稻米、小麥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玉米中含有的核黃素等高營養物質,對人體是十分有益。

 簡單一句話,多吃玉米,對身體好。

 除此之外,它還特別好養活,北方普遍一年一茬,南方能達到一年兩茬。

 總結一下,它好養活,產量高,有營養,還全身是寶。

 無論是能吃的,還是不等吃的部位,都有大用。

 如玉米鬚,有這樣的說法“一根玉米鬚,堪稱二兩金”。

 玉米皮,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降低腸道疾病的可能等作用。

 玉米秸稈,可以粉碎還田,當做肥料。

 一句話,要是你身邊有玉米,不要猶豫,衝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