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菜 作品

第107章 重新出發,發現“野敗”

 所以,換個思路,培養雜種,最好是父母祖上兩千年都沒見過面,是不是就能成功呢。

 經歷了上千次的失敗後,袁隆平終於確定了“遠緣雜交”的方針,把目標定在尋找野生稻上,隨後,突破口也很快出現。

 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團隊中的李必湖,發現了對於雜交水稻至關重要的野生雄性不育株——野敗。]

 漢朝。

 劉徹聽著天幕過於直白的解釋,沒忍住扶額,其實,可以稍微說的委婉一點的。

 比如……額,人工栽培稻之間的雜交,基因相近,“遠緣雜交”。

 算了,說雜種就說雜種吧,最起碼好理解。

 明朝。

 朱元璋聽著,只覺得腦門上青筋一跳一跳的。

 農民出身的他,就從來不知道,培養個水稻能這麼麻煩的,他真的聽不太明白啊,可惡。

 但讓他不記錄,那是不可能的。

 畝產3000斤什麼的,他根本抵擋不了這樣的誘惑好嘛!

 所以,還是從民間蒐羅幾個人才吧。

 想著,朱元璋就想嘆氣了。

 忍不住想,那個徐光啟,怎麼就不在他這個時期呢。

 若是在他這個時期,他老朱絕對重用。

 左邊站著抱著朱雄英的馬皇后,右邊站著朱標的朱元璋,十分認真的想。

 別問這一大家子怎麼都圍繞著朱元璋,問就是老父親得知未來的他會死全家的ptsd還沒好。

 但問題是,朱棣:所以,在老父親心中,我已經不是您全家的一員了嗎。

 卑微.jpg。

 ……

 [說起來,對於“野敗”是怎麼被發現的,我們現代就有好多說法。

 有說李必湖散步時發現的,洗澡(游泳)發現的。

 還有說是釣魚釣起來的,“解手”碰到的。

 或者是買米回來在路邊發現的,以及在海南幫忙帶路的馮克珊發現後,要李必湖去鑑定的。

 但聽採訪了本人後,據本人口述,發現這六種說法……

 全錯。]

 各朝代眾人:……

 所以,他們剛才那麼認真討論,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到底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