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歷代土地政策(2)

 整體來說,秦朝是鼓勵土地私有化的,這也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往後千年的基調。

 漢朝,基本上跟秦朝類似,都是確立土地私有→按畝納租稅(少)、按人丁負擔賦、役(重),基本上是以稅人為主,人身控制嚴格。

 漢朝但有一點事是要說的,但不是土地政策,而是賦稅政策,十五稅一和三十稅一。

 《漢書·食貨志》中就有記載:“漢興,按秦之敝,諸侯記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以是約法省禁輕田租,十五而稅一”。

 這就是說,從漢高祖時起,實行\\\"十五稅一\\\"的政策。

 及至漢文帝時期,又有“田租減半”之詔,也就是採取“三十稅一”的政策,並有13年“除田之租稅”。漢景帝時,復“三十稅一”之制。

 新朝,不用我多說了吧王莽不成功的仿照古代井田制全國土地改稱“王田”,不許買賣的改制。

 一通迷惑操作下來,不僅沒有解決社會土地問題,相反,又把農民禁錮在“王田”裡當牛做馬, 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

 這裡補充一點,漢朝的屯田制,還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簡單來說,就是國家強制農民或士兵耕種國有土地,徵收一定數額田租。

 屯田制是起源於西漢,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西漢前元十一年,也就是漢文帝時期,漢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農民成邊屯田。

 到了漢武帝時期,則是調發大批戍卒屯田西域。

 但當時屯田主要集中於西、北部邊邊陲,主要方式為軍屯,且規模不大。

 這也是我為什麼沒主要講的原因。

 接下來一個,就很重量級了,在整個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都有相當高的地位。

 它起源於亂世,一個太后的手裡。

 在大一統時期發揚光大,它是誰呢。

 來,有請“均田制”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