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朱祁鈺從監國到登基

 遷都之事暫停,又在於謙的請求下,朱祁鈺下令取兩京、河南備漕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京師上下這才人心稍安。

 又升任于謙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保衛北京城的工作。]

 虞美人喝了口水,給大家一點消化的時間,才繼續說道,[接著,朱祁鎮生母孫太后先是召開御前會議表示,朱祁鈺監國。

 後又表示,讓朱祁鎮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再次表示郕王朱祁鈺監國,以安人心。

 注意,這裡的重點不是以安人心,而是朱祁鎮的長子為皇太子和“郕王”。

 在這個時候,孫太后是要強調,皇位只能是朱祁鎮的,朱祁鈺監國又怎麼樣,他只能是“郕王”。

 但接下來,一件事情的發生,把朱祁鈺推上皇位——“午門血案”。

 相信我,這並不是一件壞事,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先前因為朱祁鎮寵信宦官王振的緣故,大臣凡是有不利於王振者,非死即貶。

 如今皇帝被俘,王振又被殺,大臣們只覺得神清氣爽、揚眉吐氣,想著,這還等什麼,直接跪在午門外,要求監國朱祁鈺懲處王振餘黨。

 就在這時,錦衣衛指揮馬順出來阻擋,他是王振一黨,直接被憤怒的朝臣們群毆致死,隨後大臣們又將王振同黨,王振外甥——王山也被當庭打死。

 朱祁鈺見此,雖然害怕,但在於謙的勸說下,當即表示馬順等罪有應得,眾臣無罪。

 “午門血案”發生後的十天,以王文、于謙等朝臣牽頭,奏名孫太后,擁護朱祁鈺稱帝,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拉扯幾日後,孫太后無奈同意。

 朱祁鈺稱帝后,先是清理王振餘黨,後又下詔邊關守將不得聽信瓦剌的藉口,使得瓦剌意圖用朱叫門的名義騙取財物、開啟城門。

 這才有了“叫門天子”叫門失敗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