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二鳳:有被創到.jpg

 燒磚用的土壤我們已經說了很多遍了,就是黏土,也叫“膠泥”,優點就是有很好的塑性。

 準備好這些粘土之後,要經過長達半年之久的風吹日曬,經過自然地侵蝕其內部分解松化,再進行手工粉碎、過篩,只留下細密的純土。

 粉碎這一步十分關鍵,要格外注意,要去除雜質,並獲得均勻細緻的顆粒才可以。

 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也就是用人力翻泥和煉,五到六遍左右,獲得均勻的泥漿狀物質為止。

 隨後呢就是,用模盒壓制成型了。

 塑形時,要注意泥土要壓實,不要鬆鬆散散的,隨隨便便往模具裡倒。

 將泥漿狀物質倒入磚模中時,可以通過振動或壓制使其充分填滿模具,從而獲得所需的磚形狀。

 還有就是,放磚坯的地方要鋪層細沙,防止泥粘連。

 將成型後的磚放置在通風和陽光充足的地方進行晾曬,以去除過多的水分,並促進磚體的初步固化。

 這樣,準備步驟基本上就完成了,接下來就可以了入窯燒製了。

 這是最重要的一環,一般的磚質使用煤炭作燃料,而想要磚可以密實度更高的濾漿磚則用麥草、松枝等燃料慢慢緩燒。

 但燒製過程中需要控制窯內的溫度,並要逐漸提高磚體的溫度,紅磚通常在約900c-1100c的溫度下燒製,而青磚的燒製溫度較高,一般在約1200c-1300c。

 所以才說,能燒青磚的,紅磚完全沒有問題。

 我還要再加一句,能燒紅磚的,水泥也完全沒有問題。

 接著就是要冷卻了。

 燒製完畢後,磚體需要經過冷卻過程,使其緩慢降低溫度,並逐漸固化和變硬。

 等到冷卻之後,就可以使用了,一般來說,紅磚的而且時間也比較短,差不多一週左右。

 這一點我並不能確認,因為我能查到的說法很多,用不同燃料的燒製,冷卻的時間也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