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菜 作品

第262章 腐儒們:求別互相傷害

 很快在腦海中梳理好思路,繼續說道。

 [咳,言歸正傳,除了政策上的優勢之外,西漢時期的高爐,也有所不同。

 舉個例子,西漢時期的高爐被改造成了橢圓形。

 因為西漢的人們發現,風力其實是很難到達高度超過3米的高爐中心的。

 所以,不如將圓形的高爐改為橢圓形,並在扁的兩側鼓風。

 如此,風力就可以到達高爐中心,還提高了冶煉溫度和效率。

 而橢圓形鐵爐的優勢卻遠遠不在於此,還除了有利於風力的輸送這一優點之外,還大大提高了高爐的容積,有效的提高了冶鐵的效率。

 而根據考古,在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中發現了了這樣一個鍊鐵爐,它是我國出土的漢代容積最大的鍊鐵爐,堪稱世界之最。]

 虞美人放上圖片,才繼續說道。

 [而這樣的的鍊鐵爐,在當時每天生產生鐵多少呢?

 大約1噸。

 換算一下,就是兩千斤。

 漢朝以後的朝代可能會覺得沒什麼,但這個產出,這個質量,在當時世界上可都只有這麼一份。

 改進出橢圓形鍊鐵爐的那個人,思路大概是這樣的——

 在風力有限的情況下,氧氣在高爐內和煤炭燃燒會產生煤氣,而煤氣會沿著高爐內部的爐牆上升、排出。

 這樣,煤氣就相當於是被浪費了,根本就無法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身為一個在dna中就有節儉本性的民族,如此必定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因此,老祖宗們就發動了自己聰明的腦袋瓜,設計將高爐下部的爐牆向外傾斜大約62度,如此就增加了煤氣和爐料的接觸面積,提高了燃燒的效率。]

 漢朝。

 現在還什麼都不知道,但很快就能得到第一手資料的鐵匠們,並不知道他們會再一次被天幕直白誇獎。

 而他們一個個肌肉虯結的,會因為天幕的誇獎過分羞澀。

 天幕可是說他們世界第一耶!

 要說這麼多期天幕下來,對天幕觀感最好的,不會是得了好處的君王,因為天幕調侃起人來,是真的要命和社死。

 說好感,呵,複雜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