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神醫的故事

 他們覺得好刺激,好想聽,快講快講。

 ……

 虞美人也興致勃勃,[我們從董奉開始講唄,就講講他跟這杏林的故事。

 我先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董奉這個人,他真的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人。

 他從少年學醫,青年時曾任侯官縣小吏,但不久歸隱,在家村中。

 後來,他就一直一面練功,一面行醫。

 關鍵就在他行醫這一方面了,當時正逢亂世,所有人都苦累。

 他也許是看見了,心生憐憫,也許真的是醫者仁心。

 反正他看病從來都不取錢物的,只要被治癒者在山中栽杏就好。

 重病治癒就栽5株,輕病治癒就栽1株。

 反正在數年之後,就有杏萬株,鬱然成林。

 隨後,每到杏子熟時,董奉就會在樹下建一個草倉儲杏,而需要杏子的人,用穀子自行交換就行。

 隨後,他再將所得的糧食用來或賑濟貧民,或者是路過那裡又貧窮需要救濟的人。

 因為他這樣的善舉,“杏林”就成了中醫的另一代名詞,並且形容一個人醫術很厲害,也常用“杏林高手”、“杏林之家”。

 而事實上,受過董奉恩的人也十分感恩他董奉死後,人們在廬山上建有董奉館。

 在長樂有一座山被稱為董奉山。

 在福州,也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均為紀念董奉。

 且不少人多說,董奉哪裡是去世了呢,分明是成仙去了才是。

 因此,董奉在廬山成仙的傳說更是經久不衰,流傳甚廣。

 他的人格魅力,真的是隔了快兩千年,還是會震撼到我們。]

 各朝代眾人聽完這個故事,都有點感慨。

 有些人是聽過董奉的故事,也有些人沒有。

 但無一例外,他們被暖到了。

 董奉神醫,給他們的感覺真的是太溫暖了,像是暖到人的心裡了。

 他們忍不住覺得,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一個人呢。

 亂世時候,有這樣的一個人存在,真的就像是一道光一樣。

 三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