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菜 作品

第302章 關於一人記載兩個傳染病那些事

 ……

 虞美人整理了一下語言,又看了看資料,才說道。

 [事情的是這樣的,有一日,他發現嶺南地區,那裡不少村民都有一種奇怪的皮膚病。

 我給大家簡單描述一下,早期症狀是皮膚上有小米小豆子那麼大的紅疙瘩,用手摸的話,痛得像被刺扎一樣。

 等到三天後,關節就開始痛了,而且發寒熱,紅疙瘩上生瘡。

 再沒過多久,病人越來越難受,最後喪命。

 所有人都弄不清楚是怎麼回事,只覺得莫名其妙,像是中邪了一樣。

 後來,葛洪是通過艱苦的實踐,才得到關於這種病的知識的。

 原來他酷愛煉丹,在廣東的羅浮山裡住了很久。

 這一帶的深山草地裡就有沙蝨。沙蝨比小米粒還小,不仔細觀察根本發現不了。

 葛洪不但發現了沙蝨,還知道它是傳染疾病的媒介。

 他的記載比美國醫生帕姆在1878年的記載,要早1500多年。

 葛洪把恙蟲病叫做“沙蝨毒”。

 但現在已經弄清楚,沙蝨毒的病原體是一種比細菌還小的微生物,叫“立克次氏體”。

 而更加厲害的是,他其實是世界醫學歷史上,第一次記載了兩種傳染病的醫生,一種是天花,一種叫恙蟲病。

 西方的醫學家普遍認為,最早記載天花的是阿拉伯的醫生雷撒斯。

 可事實上,葛洪生活的時代,比雷撒斯要早500多年。

 但葛洪的成就卻不只有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