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地震先兆

 收回自己的小本本,系統再次調整鏡頭對著虞美人,就見她嘆了口氣。

 [反正大概就是這麼回事,可以說,在地震這一塊兒,我們真就是天選倒黴蛋兒了。

 舉個例子,今年,也就是2023年的一季度,也就三個月的時間,我國大陸地區發生的4級以上地震,就有22次之多。

 就這,還不趕緊把地震知識學起來。

 我查了資料,知道我國在預測地震這件事上,有很長的歷史,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觀星法,這種方法好不好用另說,反正學不會是肯定的,這個方法跳過。

 第二種是地動儀,東漢時期的科學家張衡創造的傳世傑作,這個方法是可行沒錯,但問題是,它失傳了,我們壓根不會,所以這個方法也跳過。

 我們重點講講第三個方法,觀地法。

 這個方法開始於明朝,但不得不說,這個方法非常實用,非常方便,不需要費多大的力,最重要的是,我記得我小學課本上就有教。

 地震發生前是有徵兆的,在《地震解》中記載,“凡井水無有一切他故,而忽渾併發惡臭者,震兆也。

 池沼之水,無端泡沫上騰,若沸煎茶,勢必地震。

 若風日清和,臺颶不作,海水忽然澆起,洶湧異常,勢必地震。”

 以上都是地下水中井水的宏觀前兆現象。

 簡單說,當地下水發生冒泡、變渾濁、有異味等現象時,就可能是地震前的異常反應。

 當然,很多原因都能引起地下水的異常,地下水也可能受到其它環境的影響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