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臥龍鳳雛們

 但他們覺得,他們完全可以。

 雖然李垂的《導河形勝書》,在被提出的最開始並沒有被採納,且那個時候是那個時候是停留在構想的階段。

 但耐不住大送朝堂上別的沒有,臥龍鳳雛那是一個不少。

 沒有李垂,那不還有別人嗎。

 於是,在宋仁宗時期,一個名叫文彥博的人閃亮登場。

 這人我們不必深入認識,只要知道他一生歷四朝、出將入相五十餘年就行。

 很難否認,他在做宰相這一方面,可能真的是讓人無法否認的優秀。

 但更無法否認的是,在治理黃河這一方面,他一直有一種腦幹缺失的美。

 文彥博認為,現在黃河的水量過大,在將來某天,可能會再次發生洪水氾濫的現象,所以不如加寬一個名叫六塔河的小河,與黃河打通,來分擔黃河的流量。

 這樣一來,黃河在最終的入海口處流量就可以恢復正常,也就避免了洪水氾濫的可能。

 這話乍一聽是不是好像沒有任何問題,人是覺得還挺有道理。

 但最關鍵的問題是,六塔河的寬度只有黃河的五分之一啊。

 你就是再怎麼加寬,再怎麼計算,也應該知道,以黃河的流速和衝擊力,六塔河這等小河根本就承受不住。

 而在當時,無論是歐陽修還是周沆,顯然都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並且已經毫不避諱的提到,這計劃要是真實施下去,你信不信附近居民都得倒黴,死傷無數。

 但現實是,文彥博和宋仁宗就一個態度,不聽不聽王八唸經,他們就想要大展拳腳啊,他們並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麼不可以的。

 皇帝都下令了,宰相都同意了,水利專家說話有什麼屁用,最後只能動工。

 而揭露也並不出人意料——

 六塔河決堤竣工才不過幾個小時而已,就發生了潰堤。

 附近的很多良田瞬間化為沼澤,當地的居民不少因此徹底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這是一次完全的,因為外行指導內行,而出現重大人員損失,且遺患無窮,百害而無一利的腦癱活動。

 我就是再說一萬遍,都是你們多吃點核桃補補腦吧,就顯得你智商低是吧。

 少在國家大事上做什麼春秋大夢,畢竟你的夢,在現實的面前,顯得你是那麼的愚蠢,你說是吧,臥龍鳳雛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