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絲綢之路國家一

 在華夏的亂世中,會出現“後秦”、“東秦”、“西秦”,其他什麼秦的可能,嬴政是有思考過的,然後思考之後就是毫不在意,畢竟也沒辦法阻止不是,

 饒是嬴政再怎麼老謀深算,也想不到,這海外居然還能冒出個大秦的。

 他不理解,但他大受震撼。

 扶蘇這下連睏倦都顧不得了,一瞬不瞬的看著天幕,一時間覺得,這個世界好像玄幻了。

 ……

 但虞美人無意在這件事上多做講述,算是給老祖宗們留那麼“一點點”的懸念。

 [大家直接看這張圖吧,把絲綢之路的路線都標註的比較明確,

 絲綢之路能夠得到開發,說起來也算是無心插柳。

 來,我們把時間撥到漢武帝時期,在這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張騫,他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也被我們稱為,“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

 我給大家講一講當時的故事吧。

 我覺得即使後來絲綢之路已經很發達了,甚至開展起了海上絲綢之路,但我覺得這還是值得說一說的。]

 虞美人笑了笑,繼續說道。

 [要說一開始,他的目的並不是如此。

 漢武帝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卻並不是因為絲綢之路的開拓,而是因為漢武帝想要解決對漢朝虎視眈眈的敵人——匈奴。

 當時呢,在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這樣一個國家,大月氏。

 他們與匈奴有世仇,且正巧被漢朝得知了如此信息。

 所以,在一開始,張騫的任務就是,外交遊說,漢朝跟大月氏裡應外合,解決匈奴。

 而結局大家應該也能猜到,張騫失敗了,大月氏並不願意趟渾水,因為他們新的國土十分肥沃,且距離匈奴較遠,他們覺得這樣也挺好。

 但我其實想說,張騫這人真不是一般的慘,此次大月氏拒絕合作也並不是我想講的重點。]

 虞美人輕輕呼出一口氣,看了看資料,整理了下接下來的語序,才繼續說道。

 [張騫的這件事,真要說的話,只能用那裡就話了——

 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是的,在張騫的此番行動中,可能誰也沒想到,張騫那歷盡磨難但就是不放棄的精神,才是絲綢之路能夠開闢的關鍵。

 張騫真的是一個很倒黴的人了,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經歷大概是這樣的。

 漢武帝即位初期,張騫任郎侍從官,組成使團,由歸漢的胡人堂邑父任嚮導。

 公元前139年,張騫出發,

 大家也應該是在這條陸上絲綢之路中,西行進入河西走廊。

 大家記住河西走廊,這個位置非常重要,我們等會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