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絲綢之路國家一

 之後的故事我們等會再講,我先簡單的跟大家說一下這個地方。

 這個地區是一個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特別是礦物資源。

 因此,我能查到的,在當時的絲綢之路中,這個地區更多流通的就是那些好看的寶石,

 說實話,他們的礦物資源真的是相當豐富,像是天然氣、煤、鹽、鉻、鐵、銅、雲母及綠寶石特別多。

 據估計可能是世界第三大銅礦帶。阿還可能擁有全球第五大鐵礦脈,煤儲量約7300萬噸。

 阿富汗的歷史中說實話我看來看去還是最熟悉的居然是大月氏,但也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個很動盪的地方。

 從開始的併入波斯,然後是被亞歷山大侵略,亞歷山大死後帝國分裂,又轉屬於東部的塞琉古王朝。

 獨立後有過一段時間的輝煌後又很快被大月氏所敗,接著又建立了當時非常強大的貴霜王國,分裂後又被從北方襲來的嚈噠人所滅。

 接下來就是突厥人佔領了地盤,又被阿拉伯人統治。

 跟我國的那種分裂、統一、分裂、統一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好說完這個國家,我們回到張騫故事本身。]

 各朝代眾人現在哪裡顧得上張騫故事的後續發展,他們現在滿心滿眼都是震驚於其他地方的戰爭情況。

 身為並不是很瞭解外國情況的普羅大眾,他們聽著那些聽過又沒聽過的名字,最後總結——

 他們就聽過大月氏和突厥。

 這都是他們熟悉的異族人。

 其實他們還有更加熟悉的,就是匈奴。

 但這不是跟那個地區無關嗎。

 聽完天幕那簡單粗暴點甚至並沒有前因後果的歷史經過。

 實際上他們只有一個想法,這是不是差了一個流程,把他們趕出去,或者融合同化他們。

 這個他們以為的常規操作,這怎麼聽起來好像有點不一樣啊。

 各朝代眾人:迷茫.jpg。

 他們好像突然能get到很多秦始皇的魅力了。

 ……

 [我們剛才講到,張騫在大月氏待了一年左右後,他選擇回國,歸途中,張騫也關注起了其他國來的風土人情,現在的我們也許並不能猜到張騫的目的。

 但值得一提的是,匈奴人仍是張騫的威脅,無論如何,張騫還是要想辦法避開匈奴勢力的。

 經過計劃後,張騫選擇走塔里木盆地南部,崑崙山北麓的“南道”,從莎車,經于闐(今和田)、鄯善(今若羌),通過青海羌人地區後歸漢。

 重點就是在這些地方,從之前那期農業天幕之後,大家也大致能知道,每個國家的一些作物都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