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菜 作品

第355章 古希臘三賢、亞歷山大大帝

 虞美人的淺淺提一下,成功讓眾人升起了好奇心。

 要不是因為他們真的饞絲綢之路上的美食,真想直接說,別講什麼絲綢之路,什麼國家歷史了,直接講講那什麼希臘神話吧。

 ……

 [言歸正傳,希臘人在向外擴張的同時,也不斷發展內部各地區間的交往,以宗教活動為主要內容的許多“近鄰同盟”的建立。

 與此同時,對外的戰爭也時有發生。

 順帶一提,當時的希臘應該算是奴隸社會吧,這個我並沒有特意去查,不太確定是不是這麼劃分的。

 但當時也確實有發生希臘人奴役希臘的事情,並因此爆發戰爭。

 如此,一直髮展到公元前546年,波斯帝國消滅了呂底亞,並乘機進攻位於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也就是依阿尼亞地區的各個希臘城邦,這個戰爭一直維持了五十年左右。

 一直到公元前494年,波斯完全征服了依阿尼亞區。

 戰爭一直是殘酷而血腥的,這正是在在這一時期,依阿尼亞的許多優秀人物逃到希臘的其他地方,將當時侷限在依阿尼亞的文明傳播到希臘世界的其他地方。

 是的,也許很讓人難以置信,但最開始確實是如此傳播的。

 而依阿尼亞地區的希臘城邦能跟波斯征戰那麼久,說到底也是因為對波斯的一些要求並不贊成。

 如讓他們把對當時來說較為先進的民主制改為君主制。

 依阿尼亞地區的希臘城邦不願意,於是就跟波斯干起來了,也是挺有意思的哈,]

 各朝代眾人並不覺得多麼有意思,相反他們只覺得要被那什麼“依阿尼亞地區的希拉城邦”這幾個字繞暈了。

 他們忍不住想,這海外人到底什麼毛病啊,把地名起的這麼長做什麼,他們真的記不住,記不住。

 元朝。

 忽必烈對此就很想申冤,談的也不想讓自己的名字這麼長啊,“孛兒只斤.忽必烈”,你們這直接音譯他們能有什麼辦法,他們也很無奈的好嘛。

 他敢說,如果後世小學生能有他們這麼長的名字,在考試的時候,夠可能會寫他們名字。

 這還是在經過文字簡化之後的。

 像現在的繁體字,那真的是要了自己老命了。

 並不知道自己的朝代還為文字簡化貢獻了一些綿薄之力的忽必烈苦著一張臉,覺得自己看戲看的都不快樂了。

 是的,只要天幕一日不講到他元朝敗家子,他就一日覺得自己在看戲。

 他有預感,臨到天幕要見到自己,已經很快了,他對此也一直抱著十分積極的態度。

 但這日子真特麼的難熬啊。

 但有一點,忽必烈卻十分有自知之明,現在的民族矛盾沒辦法調節的,雖然因為海那邊的小日子得到了一些緩解,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