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菜 作品

第379章 官吏黑漆皮燈籠,奉使來時添一重

 什麼意思呢,你擔任地方長官,就好像是放羊一樣。如果羊餓了,就給它們草吃;如果羊渴了,就給它們水喝。讓羊在飢餓、口渴、勞累和休息時都能得到滿足,那麼羊就會繁殖得越來越多。

 你替我管理這些百姓,不要讓他們流離失所,不要讓他們遭受飢渴之苦,這樣你就是一個好的地方長官了。]

 各朝代眾人聞言,難得都有些愣住了。

 不是因為天幕說的不明白,而是因為天幕說的太明白了。

 讓他們好像能很輕易的理解那個時候的元順帝到底在想什麼、在說什麼、也在做什麼。

 就……

 突然的,有點罵不出口了怎麼辦。

 但也有人嗤之以鼻,覺得元順帝這說得比唱的好聽,目前為止,天幕提到的那些問題,他是一個也沒解決。

 ……

 虞美人卻嘆了口氣,直接揭元朝老底。

 [在至正五年,也就是公元1345年的十月,元順帝遣官奉使宣撫時,又命其“布朕德意,詢民疾苦,疏滌冤滯,蠲除煩苛。體察官吏賢否,明加黜陟,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職申請,五品以下就便處決。民間一切興利除害之事,悉聽舉行。”

 啥意思呢,就是讓那些遣官要做到廣泛傳播他的恩德,詢問民眾的疾苦,疏通排解民眾的冤案,免除煩擾苛細的捐稅。

 還要體察官吏是否賢能,明確地進行升降賞罰。對有罪的官員,其中四品以上的要停職奏報,五品以下的可以就地處決。

 還有就是,民間一切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事情,都要聽任舉行。

 但這個有用嗎,答案是,沒啥用。

 在當時,除了蘇天爵、王守誠等少數人較有政績以外,其餘人反而加劇了官場的**與民間的疾苦。

 特別是在江西、福建一帶,更流傳著“九重丹語頒恩至,萬兩黃金奉使回”、“官吏黑漆皮燈籠,奉使來時添一重”等民謠。

 由此可見,元朝當時的**,真的是已經到了無可救藥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