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唐朝故事任選

 但實際上,還真不是,他確實是一個在唐朝真實存在的僧人,也算是去天竺取經。

 但西遊記中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的,俗稱藝術加工,

 但不得不說,有的時候命運就是這麼奇妙。

 在唐朝時無人知曉的唐僧。成為了明朝作者筆下的嗅覺,並且百年時間過去,所有人都藉由著那個神魔故事,知道了真實世界唐僧的一生。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也很奇妙,不是嗎。

 另外幾個就是,我要好好感謝一下兩個人,詩聖杜甫和詩魔、詩王白居易。

 詩聖杜甫,著名的著名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被我們稱為詩史。

 在他的詩中,我們得以看見唐朝安史之亂下人間煉獄般的場景。

 在他的三吏三別中,我們也窺見了在安史之亂下,更多小人物的悲慘的故事。

 其中。三吏三別中的“三吏”分別是:《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三別”則是《新婚別》《垂老別》和《無家別》。

 除了以上之外,還有《江南逢李龜年》,其中“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多美的詩啊,誰又想到,那是在怎樣的光景下寫下的啊。

 還有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讓我們彷彿看見了一個玄宗初年,公孫大娘因劍器舞獨享盛名,聲名轟動四方。

 卻未想到,有的時候還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見……”

 這並不是說公孫大娘怎麼樣,而是說,幾十年前初遇正是大唐盛世,再次得見“故人”,卻已是物是人非。

 故人我們打了引號,因為嚴謹一點說,再次與杜甫見面的,其實是《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劃重點,是公孫大娘的弟子。

 另外一個要感謝的人物,就是白居易。

 我們現代人對白居易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他的《長恨歌》。

 有一說一,把糟老頭子跟兒媳婦的故事寫得那麼美,挺討厭的。

 但是吧,時代不同,我在這裡再怎麼罵唐玄宗,他也打不到我,白居易卻不一樣,這萬一就被咔嚓了呢,也能理解。

 畢竟唐朝……

 那可是有王勃因被逼寫《檄英王雞》被貶,然後英年早逝的前科的。

 還有後面李賀的父親名叫李晉肅,又因“晉”與進士的“進”同音,要避諱的原因,不能參加進士考試,最後英年早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