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再一再二不再三

 這是發生在春秋時期的一場,由綠帽子引起的慘案。

 被戴綠帽子的,自然是這個視頻的另一主角,崔杼。

 在那個時候,齊莊公與崔杼的妻子私通,崔杼知道後,哪裡能忍,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一個驕橫異常的性子,這根本就是捅了馬蜂窩了。

 於是崔杼便設計了齊莊公的死亡。

 這件事自然是瞞不住的,崔杼對弒君之罪又十分惶恐,擔心被史官記錄在史冊上,留下千古罵名。

 當然,他現在可能知道了,別的朝代怎樣也許並不好說,但現代根本就不關注這些。

 當然,前提是你能比被你殺了的君王做得更好。

 言歸正傳,於是崔杼便下令將專管記載史事的太史伯找來,說道:“昏君已死,你就寫他是患病而亡。如果你按我說的意思寫,我一定厚待於你,如若不然,可別怪我不客氣!”

 齊太史卻不聽,在竹簡上刻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光。”

 夏季五月乙亥日,崔杼殺死了他的國君齊光。

 崔杼一怒之下,殺了齊太史。

 齊太史有弟弟三個人,按當時的慣例,史官是世襲的。

 哥哥死後,他大弟弟上任,崔杼也同樣威脅了弟弟。

 被威脅後,這位剛剛坐上史官位置的大弟弟,拿起竹簡毫不猶豫刻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光。”於是大弟弟也被殺了。

 二弟弟上任,同樣刻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光。”

 崔杼又殺了他。

 他們兄弟四個,三個都還原歷史本來的樣子被殺,最小的弟弟上任。

 按理說,所有人都覺得,為此懼怕妥協是合理的,不是有人說過嘛,識時務者為俊傑。

 這都剩一個獨苗苗了,還猶豫啥。

 但最小的弟弟上位後,也如同他的兄長一般,沒有半點的猶豫,同樣在竹簡上刻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光。”

 崔杼都被這一家子的執拗弄得怕了,也許是被死瘋之後完全觸底反彈了,這次居然不殺了,反而大怒的問:“汝三兄皆死,汝獨不愛性命乎?若更其語,當免汝。”

 你的三個哥哥都死了,你難道就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嗎?如果你改變你的言語,我會赦免你的罪行。

 最小的弟弟說道,“據事直書,史氏之職也。失職而生,不如死!”

 根據事實直接記錄,這是史官的職責。如果我不履行職責而活著,那還不如死了!

 各朝代眾人看到這裡,整個人都有些怔住了。

 說實在的,他們並不是很理解,怎麼就有人會為記錄在史書上的五個字這麼執著。

 但還是有一種很複雜的感覺在心裡流淌。

 他們想,如果不是有他們的執著,也不會有現在的這個故事了吧。

 他們本以為,故事到這裡就應該結束了。

 但後面其實還有一段——

 那便是崔杼並沒有殺了這最小的兒子,而是選擇放了。

 他出來時,遇到了南史氏,(對齊國以南的諸侯國史家的泛稱),他就驚訝地問道:“你怎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