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黨錮之禍

 這點……很難否認。

 但漢桓帝之所以會是昏君,問題不也就正在此嗎。

 我們今天的重點其實在黨錮之爭帶來的負面影響,並不著重分析這到底是誰的手筆。

 等哪天我們來一起分析各朝代動亂下的政治目的,我們倒是可以好好談一談。

 比如秦朝“嫪毐之亂”的背後之爭。

 有關於漢朝“巫蠱之禍”的各種思考和陰謀論。

 再比如今天東漢的巫蠱之禍。

 隋朝的話,就講講楊堅是如何上位的吧,或者他的死亡之謎也行,後者就純屬只能講一講歷史中的說法了。

 唐朝各種政變下的人心詭譎。

 宋朝兩黨之爭的精彩之處。

 元朝先跳過,我之前就給你們講了元順帝父親和叔叔的故事,其中太過草率和嚴謹,我就先不說了。

 明朝肯定是講“藍玉案”啦,還是很精彩的。]

 虞美人說著說著,又有點跑題了,但不得不說,這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極大興趣。

 眾所周知,在許多場政治團體引發的鬥爭中,最大冤種的,永遠都是無辜受牽連的百姓。

 所以他們想聽一聽怎麼了。

 就想要聽聽皇城人的腦子都是怎麼長的,一天到晚的怎麼能搞事情。

 但同時,他們並沒有忘記要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黨錮之禍上。

 天幕太能跑題了,他們可不能忘這一期再講什麼。

 而且,他們總有種感覺,這第一次的黨錮之禍應該快收尾了,不然天幕不會沒頭沒尾的來上那麼一句。

 再結合天幕說的,結束的很草率這一點,更好奇了怎麼辦。

 ……

 虞美人也不賣關子了,直接一口氣說到了第一次黨錮之禍結束。

 [在兩劉倒黴之後,皇后孃家也也坐不住了,竇皇后的父親槐裡侯竇武為城門校尉,他名列三君,他同情士人,於次年,即公元167年上書求情。

 同時,有一件說起來很微妙的事情發生了。

 便是負責審理此案的宦官王甫等人,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就被黨人的言辭所感動,取消了對他們的酷刑。

 另一方面,也是李膺等人在獄中故意供出了宦官子弟,讓許多的宦官因此懼怕,害怕牽連到自己身上。

 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同樣向桓帝進言,說什麼到了大赦天下的時候了。

 於是,同年六月庚申日,改元永康,大赦天下。

 那些被關押的黨人釋放,但放歸田裡,終身罷黜,史稱“第一次黨錮之禍”。

 這故事,是不是有點十分精彩,百分的草率。

 從開始到結束。這還真是跟“大赦天下”脫不開關係。

 至於其中關係,你們自己細品吧。

 我們繼續往下說,講第二次黨錮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