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秦朝:勿cue

 “嗯嗯嗯嗯嗯,所以呢。”對於虞美人說正事前的鋪墊,各朝代眾人已經非常習慣,並且做到了精準無視。

 他們現在只想知道,漢靈帝后面到底又做了什麼,才能得到天幕如此評價。

 在第二次黨錮之中,漢靈帝出場並不算高,他們唯一可以知道的兩點就是:

 一、漢靈帝這小孩不太聰明,年紀輕輕的就被忽悠,做了些有礙風評的事。

 二、他長大之後更不聰明瞭,似乎成功被那些宦官們忽悠瘸了,做了更傷天害理、有損風評的事。

 總結:漢靈帝是個不太聰明的皇帝。

 所以,這後面是又做了什麼,跟其他昏君比呢?

 ……

 [可以把漢靈帝的人生階段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他年幼時,一部分是他成年後。

 說起來,漢靈帝並不是漢桓帝的後代,相反,根據《後漢書》等史料記載,劉宏早年其實是世襲解瀆亭侯,真要說起來,他跟漢桓帝還是有那麼一點點關係的。

 而要說在漢桓帝劉志去世後,為何是劉宏,而不是別人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這個要說起竇太后的父親竇武在其中的一些運作了。

 也許是出於一些不可明說的心思,竇武規定了挑選新皇帝至關重要的三個條件,分別是,來自河間、是漢桓帝的子侄輩、年紀適中。

 我覺得接下來都不用我再說什麼了,大家就能猜到我想說啥。]

 各朝代眾人:嗯,怎麼不算呢。

 他們猜測,天幕其實想說,“你品,你細品”,或者,“看,把自己坑了吧。”

 除了這些,絕無可能是其他。

 這事其實都不用怎麼動腦子,一看就能看出問題,前兩個條件他們也就不說啥了,畢竟他們雖然不知為何如此挑選,但並不出格就是了。

 關鍵還是最後一個,那是啥啊,

 在他們的想象中,年齡適中這個條件,不說是子孫滿堂、有妻有子的,但最起碼得是心智成熟腦子正常吧。

 但當時的外戚顯然不可能用這個標準挑選皇帝,他們適中的意思更有可能是——他們很可以當個幼教,幫忙管一下孩子。

 但怎麼說呢,他們挑選的這孩子好像不太聽話的亞子,這孩子他們根本把握不住,反而讓宦官們抓住了機會。

 就……心情挺複雜的。

 果然還是要把竇武劃外戚勢力中吧。

 所以,後面呢,又發生了什麼。

 他們已經完全被吊起了好奇心。

 ……

 [所以,你不得不承認的是,大將軍竇武因定策劉宏繼位有功,被封為聞喜侯,其族人加官進爵,在最開始,竇氏外戚也是權傾一時過的。

 但一場黨錮之禍,改變了一切。

 宦官取得政變全面勝利,竇武、陳蕃等人均被滅族,未被處死的族人流放到交州。竇太后被遷徙到南宮雲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