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菜 作品

第445章 一則八卦(晉文公版)

 春秋戰國。

 晉文公:……

 重耳還能說什麼呢,只能祈禱天幕可千萬別興致一來,把那個以他為主角的,叫電視劇的放出來,他真的會社死的。

 如果是姬昌那種的,放了也就放了,這種遠近聞名的大爛片放出來是個什麼事啊。

 要說晉文公現在的心情如何,大概是說他是明君,開心。說他被電視劇背刺,心驚膽戰。

 當然,最心驚膽戰的還是天幕一個腦抽真的播放出來了。

 想著那三個千古一帝被禍害的模樣,重耳倒抽一口氣,覺得春秋戰國平日裡沒啥存在感也挺好的,好處都是他們的,壞事輪不到他們。

 但現在……

 放過我放過我放過我。

 ……

 虞美人也無意用爛劇荼毒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最多也只是吐槽一下,讓晉文公知道在他們這裡還有這麼一個東西,畢竟豆瓣2.5,七十多集的規模,真不是每個電視劇都有的。

 [說起晉文公,我第一時間能想到的,肯定是他被迫流亡,在外遊歷19年這件事了。

 重耳年少時謙虛好學,善於養士,他前後流亡至翟國,後又輾轉五鹿(衛)、齊、衛、曹、宋、鄭、楚、秦等國,在當時出省跟出國一樣的時候,此番經歷可以說是相當的傳奇了。

 說起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覺得在春秋戰國這段時間,能殺出一條血路的,最後成為了霸主之一的,很多都是年少不幸的。

 很多時候給我一種感覺,那種在皇宮裡面養廢了,從小好吃好喝養著的,自然都有一種不知天高地厚的愚蠢,如果僥倖登上王位,很多都啥也不是。

 反而是那種少年時期經歷過事的,或者像二鳳一樣南征北伐過的,最重要還是腦子要聰明,才能成為一個合格,乃至優秀的君王。]

 虞美人這話並不是瞎說的,而確實是她的心裡話,她確實是有這種感覺,這並不是說君王必須從小到大曆經磨難才是正解。

 而是說,很多在歷史中評價比較高的君王,或多或少經歷過大風大浪,並且抗壓能力比較強。

 你不一定一直受苦勞累,但最起碼得做到心裡有數。

 唐朝。

 李世民想了想自己的大兒子承乾,沉默了。

 嗯,怎麼不算呢。

 最近他閒來無事,從書城中看了很多穿越者穿到了他這個時期,並向他訴說後續歷史的文,其中幾本就有提到承乾的事。

 文中大多是寫他心疼承乾,仍然相信他,並想要繼續培養他。

 但放在現實生活中,李世民……

 有點猶豫,做不到文中那麼瀟灑的抉擇。

 他固然看中這位長子,也憐惜他的遭遇,也在努力改變父子的相處模式,但這都是父子之間的事,而非君臣,他無法做到把自己的國家交給這樣的一位太子身上,因為他並不合格。

 但到底是顧及著李承乾的心情的,他對這位長子的玻璃心有點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