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賈誼受難日

 但後世人能不知道這回事嗎?就是虞美人自己不知道,也不可能所有人都不知道,都看不懂。

 但虞美人說的啥,是後世人,劃重點,很多人,都因為他的過秦論被秦始皇吸引。

 這合理嗎?這不合理!

 這文的重點不應該放在最後,“然後以**之家,殽函為官;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嗎?

 然後將天下作為一傢俬產,用崤山、函谷關作為宮牆;一個戍卒發難就毀掉了天子七廟,皇子皇孫都死在人家手裡,被天下人恥笑,是什麼原因呢?就因為不施行仁義而使攻守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啊。

 他想表達的是秦朝的暴政,後世人到底會不會做閱讀理解。

 感受到四面八方隱晦而又詭異的視線,賈誼真想原地擺爛。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跟賈誼有同樣的心情,此刻更多的人都被虞美人的話帶著走,在腦海中勾畫著七位明君站在一起,其中一個還是千古一帝的場景。

 這事不能腦補,一腦補就忍不住驚起哇聲一片,這怎麼能讓人不激動呢。

 ……

 一不注意又誤傷了一人,虞美人卻渾然不知(劃掉),繼續激情解說。

 [秦孝公變法,秦惠文王改“公”稱“王”、合縱連橫,秦武王天生神力、攻略西南, 設立黔中郡,秦昭襄王戰國大魔王,在位時間不可謂不長。

 最重要的是,他也是戰國時期除了秦王嬴政和秦孝公之外、秦國最出名的一任秦王。

 別問,問就是他在位時間做的事情可真的不少。

 你們根本無法想象他到底做過什麼。

 比如我們都學過一個成語,叫完璧歸趙,一個歷史典故演化而成的成語,一般是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故事是這樣的,趙國有一塊和氏壁,讓秦王非常喜歡,寫信表示,要以十五城換寶玉。

 趙國心動嗎,當然是心動的,於是他們很快付諸行動。

 當然更大的原因還是當時的秦國很強,讓趙國有所顧忌,不敢招惹。

 因此,趙國就派藺相如持璧赴秦,秦王拿到寶璧後,卻閉口不提償城之事,反而將玉傳給後宮妻妾欣賞,主打的就一個空手套白狼。

 當然藺相如也不簡單,一通拉拉扯扯,最後玉的歸處看成語就知道了。

 這件事後不久,贏稷又約趙國在澠池會盟,席間,稷讓趙何奏琴瑟一曲。

 卻又召來秦國御史記載,秦國在記載中故意用一個“令”字,這字的意思懂的都懂,表現了上對下的指使,算是公開踐踏趙國的尊嚴。

 這秦王是誰,相信大家心裡也有數,必定是秦昭襄王贏稷。

 贏稷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這麼一個絕對的強者,有著依仗國家的強盛橫行無忌,盛氣凌人的資本。

 他也常以和好名義欺騙敲詐勒索其他國家,公然欺凌列國,侮辱與國當事人更是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