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魏文侯

 實在是天幕畫的餅太多了,等天幕講到真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事了。

 比後世的漂流瓶聯繫還難。

 ……

 [還有就是魏文侯,我們時常說,秦孝公最大的功績就是商鞅變法。

 但其實很少有人關注,在戰國時期,變法圖強這種事情並不只有秦國,魏文侯就是其中一位,更是在戰國七雄中首先實行變法的,他是魏國百年霸業的開創者。

 冷知識:後來的秦國孝公和商鞅變法都是以魏國為藍本的。

 就這樣的一位猛人,不給他安排上那合理嗎,必定是不合理的。

 其實我覺得變法是一個很有趣的主題,歷史中大大小小的變法更是不知多少,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說實在的我還是挺想開一期天幕好好講講的。

 咳,言歸正傳,我們回到魏文侯的話題。

 魏文侯名叫魏斯,戰國時期魏國開國君主,很多人都評價他是一位手段高明的企業管理者。

 他的功績總結來說,就是開創霸業,冊立封侯,變法集權聯合三晉,滅亡中山,開闢西河,可謂是相當輝煌。

 他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封建經濟。對內,他任用李悝、翟璜為相,改革弊政。對外,用樂羊、吳起等為將,攻掠中山國、秦國、楚國。

 他制定《法經》,以李悝教授經,依法治國。

 提一嘴,魏文侯制定的《法經》是中國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地主階級的法典。

 文侯在位50年,選賢任能,內修德政,外治武功,戰國二百餘年曆史中,魏國在他的帶領下,成為了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

 還有一點是一定要提的,韋文侯在位的期間,在農業方面更是頗有建樹。

 魏文侯重用衛人李悝,因地制宜的疾控魏國的田地和山川,精耕細作,有效的提高了魏國土地的使用效率和作物的產量。

 同時,為了平衡糧價,李悝還實行了平糴法。

 簡而言之,就是在豐年的時候,依據市場情況,採用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農民的糧食,使農民的利益不受損失。

 在災年的時候,把糧倉儲存的糧食以適當的價格賣給市民,使市民不致買不起糧食而流離失所。

 魏國通過這樣的方式,很好地平衡了農民與市民的利益,讓國家儲備的糧食也越來越多,國家抵抗災年的能力大大提高,社會穩定,國民安居樂業。

 所以,如果要講戰國時期的明君,魏文侯是怎麼也繞不開的。

 這種能文能武、文武雙全、知人善用、手段利落的君王,真的是打著燈籠都難找。

 最重要的是,崇禎學學啊學學,同樣是努力,有效努力和無效努力是不一樣的,切中要害才能一擊斃命啊,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