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劉詢:苦澀.jpg

 虞美人最後的對比可以說是相當的直觀了,只要有眼睛,有耳朵的人,都能很清楚的看見其中不同。

 但虞美人卻覺得,如果可以的話單獨開一期漢宣帝的,才能直觀讓人感覺到他人生的跌宕起伏。

 忽略了很多關鍵信息的虞美人嘆了口氣,遺憾.jpg。

 各朝代眾人也頓了頓,頗有點吃瓜沒吃盡興的感覺。

 天幕怎麼就不能講清楚呢,要不還是到單獨開一期吧,最高是按照朝代順序來。

 秦朝。

 嬴政看了看漢朝的明君數量和質量,再看看自己歪瓜裂棗的兒子們,沉默了。

 他在想一個問題,他的孩子這麼不爭氣,不會是因為他把他們養太好了,沒讓他們經歷過什麼磨難吧。

 所以,他是不是需要把這幾個兒子全都丟出去,讓他們體驗一下什麼叫世道多艱,才能真正成長。

 想到已經被自己丟出去的扶蘇,嬴政看了看虞美人對劉詢的介紹,嗯,再看看吧。

 嬴政並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但態度始終不那麼堅定。

 如同一些小說裡說過的,嬴政是想讓大秦可能面臨的問題,在他這個時代解決的。

 他知道扶蘇的能力多少,與其把問題留給他,不如自己解決,萬一他就長生不死了呢,這也不是沒可能的事——

 這是嬴政從前的想法。

 然後,自從天幕出現,嬴政一切的幻想都被打破了,長生不死這個夢想慘遭pass,最多養養生這樣子。

 而這麼多期天幕下來,讓嬴政深知一個道理,麻煩是人創造的。

 這是一個多麼簡單的道理,嬴政從前不是不懂,只是更多是對敵人的。

 但現在的嬴政悟了,這個道理也是可以對子孫後代的。

 他就算真的把這個時代的問題解決了,如果子孫後代是個事兒逼,並十分僥倖的登上了皇位。

 那麼他就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那玩意兒會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

 所以,看清楚一切的嬴政就再也不指望在他這個時期解決所有社會存在的問題了,只能說在國家安定的情況下盡力而為吧。

 然後,後代是需要自己培養的。

 首先就是請好老師,比如劉詢那樣的,即使聽天幕的口風,他並不適合養孩子。

 第二,在有限的時間內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多多磋磨一下自家孩子,才能看清自家孩子到底是劉詢還是李承乾。

 前者可以好好培養,後者直接扔了吧,即使他有著千萬種的苦衷,對於嬴政來說,你想當皇帝,就是不行。

 總不能因為你一個人的不幸,把一整個國家的人都帶進溝裡吧,只能說做什麼夢呢。

 不如看看他有沒有對胡亥體貼,就能看清楚答案了。

 說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後世人心中霸道冷漠、不近人情的秦始皇,實際上是一個想當寬容,對幹了某些事的趙姬都能手下留情的人。

 在後世人心中愛哭愛笑,真性情的唐太宗,實際上才是殺兄弒弟、逼父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