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菜 作品

第537章 提問,誰是最大冤種?

 因此,他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說身為皇帝要政由己出,不能像漢成帝那樣大權旁落之類的。

 另外就是我們剛才說到的,土地兼併的問題。

 對此,當時擔任大司馬的師丹有話說,他向皇帝提出限田,限奴的建議,說起來,這個建議其實並不新潮,這基本上是從漢朝建立開始。就有朝臣提議的,但都因為種種原因擱置下來。

 但就像“推恩令”一樣,你不用多新鮮。重點是好用、合適,尤其是在問題無比嚴重的時候。

 於是,經過群臣討論,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等制定了具體規定:諸侯王、列侯、公主、史民佔田不得超過30頃;諸侯王的奴婢以200人為限,列侯、公主100人,史民30人;商人不得佔有土地,不許做官。超過以上限量的,田蓄奴婢一侓沒收入官。

 但這事兒一出,首先就遭到了丁、傅兩家外戚的反對,漢哀帝又不是一個多堅持的人,見有人阻攔,瞬間放棄。

 所以,他看見了問題,並且興高采烈的招聚一大幫子人說,來來來,我們想個辦法,一起把問題解決了,以後大漢的命運,就靠我們了。

 不少人響應了他的號召,竭力的促進了此事,並且為此得罪了當時勢大的外戚們。

 然後,皇帝一看,什麼,外戚居然不是全然同意,他們居然阻止,我放棄了。

 從此,眾人的努力付之東流。

 而對此絲毫不遺憾、不可惜、不痛心的皇帝還覺得,既然事情都這樣了,那我再賜給我親愛的董賢2000頃土地,也就是限田最高額的近70倍而已,也沒問題吧。

 反正事情並沒有成功不是嗎。

 然後,本來還有點存在感的的限田、限奴婢令,瞬間成了一紙空文,畢竟,皇帝都沒有遵守,不是嗎?

 至於後面的,拔擢王氏家族權勢,以此抑奪外戚傅氏、丁氏集團勢力。元壽二年(前1年)五月,恢復三公體制,試圖改革司直、司隸,增設司寇,但因日益病重而未能施行就別說了。

 說實話,除了讓董賢的步步高昇,劉欣全是想法,沒有實際,皇帝界的紙上談兵,說的就是他沒錯了。

 好,該講的我差不多都講完了,我說點輕鬆的,就結束這期天幕了。]

 眾人抬眼,下意識聚精會神看向天幕,想聽聽天幕會說些什麼,八卦、小說,還是聽歌。

 答案是,都不是。

 虞美人問了個問題,[在漢哀帝這裡,說到得到最多的,那肯定是董賢。

 但如果說,最大冤種的,你們知道是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