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柴榮登基

 各朝代眾人聞言,也是深受觸動。

 也許郭威並不是主角,在歷史上甚至並不十分有名,但他們得承認,只要瞭解認識了他,沒有人不會被他感動的。

 他們不知道郭威是怎麼從一個家庭並不富裕,乃至於需要年幼的柴榮做生意維持生計的地步,一步步成為後漢的重臣的。

 他們也並不覺得郭威在那個時候,不是一個忠臣有什麼問題,只是覺得,無論是他對自己侄子的信任,還是他在快要離世時說得那些話,都值得他們記住這位可敬可畏的帝王。

 老百姓的喜愛從來都是如此純粹,只要你對他好,只要你有一份對他們好的心,沒有傷害他們的行為,他們就願意把這樣一位君王高高舉起。

 也許就像是李世民所說,“可愛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則推而為主,無道則棄而不用!”

 意思是百姓喜愛的不是君主,君主敬畏的也不是百姓;所謂天子,就是當他信守道義時人民就會推選他為主人,不信守道義時人民就會拋棄他的人。

 誰能說這話是不正確的呢,更遑論李世民其實也把這件事講得更清晰、透徹,明白,直接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君主依賴國家而存在,國家依賴人民而存在。通過損害人民來奉養君主,就如同割自己的肉來充飢,雖然填飽了肚子卻會斷送性命,君主富有了國家卻滅亡了。幫助君主治理國家的禍患,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常常來自君主自身。慾望旺盛則花費就多,花費多則賦稅就重,賦稅重則人民愁苦,人民愁苦則國家有危險,國家有危險則君主地位不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