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柴榮功績

 說實在的,真的蠻讓人遺憾的,畢竟從郭威和柴榮兩個皇帝看,我們對後周還是抱有相當大的好感的,我們打倒做一個假設,如果柴榮不是李隆基第二,按照他的計劃來說,也許在他手中,真的能建立一個盛世出來。

 也許在皇帝前十中,也未嘗不會有他一位,按照他並不怎麼打壓武將,乃至於四處征戰來看,燕雲十六州也許不用流落四百年。

 好吧,我承認,這些只是幻想,但誰能否認,在看見送歲幣軟骨頭“大送”的時候,誰沒有過這種對比呢。

 我們會這麼想,也許有宋朝太垃圾的原因,但更大一部分是因為柴榮的能力給了我們想象的空間。

 畢竟沒有人會想徽欽二帝臥底金朝,暗暗積攢實力,等到時機成熟,招聚中原百姓,起兵造反,跟趙構內外夾擊,端了金朝這種事發生。

 是因為不可能嗎,倒也不全是,只是因為在他們的身上不可能而已,無論是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還是宋高宗趙構,就是小說也不會寫他們一朝開掛。只會寫他們什麼時候被玩死。

 但這件事是否又是全然不可能,從我國的輝煌歷史中看,也不一定吧。

 腦補一下,這要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故事誰不知道。

 這件事為什麼不可能。

 腦補一下,帝王要是秦始皇、是漢武帝、是唐太宗,是其他武德充沛的皇帝,用金人猖狂,等我積攢積攢實力,幹碎你。

 不是所有人都不行,是宋朝皇帝不行。

 這漢朝皇帝但凡擁有岳飛辛棄疾,還用等到漢武帝嗎,其他皇帝也得先殺了匈奴解氣再說。

 咳,跑題了,但相信大家也理解我的意思了吧,我們對柴榮抱有的就是這樣的期待,你但凡活久點呢,趙匡胤就算了,我們也不至於看見趙光義和趙光義後代那些噁心人的玩意兒。

 而宋朝,只有一個趙匡胤,說實在的,如果沒有了,我們也不是特別遺憾。

 就是蘇軾、李清照、辛棄疾他們還能快快樂樂就好了。

 好,說完周世宗的武功方面,我們再說說他的文治。

 是的,雖然柴榮說的是“十年開拓天下”,卻並不意味著這十年除了打仗什麼都不幹的。

 不然真等這十年打完了,土地荒廢了,人民打沒了,那還是別談後面的理想抱負了。

 總的來說,他進一步在郭威的基礎上改革朝政,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又修訂禮樂、制度、刑法,抑制佛教,使得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區經濟開始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