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錢俶的上位史

 宋朝。

 想到這個問題,趙匡胤微妙的沉默了。

 嗯,怎麼說呢,錢俶這人他還挺熟的,他現在有一個問題,主要是,這錢俶怎麼死的。

 想到燭影斧聲,想到絕命毒師,再想想趙光義,趙匡胤覺得自己破案了。

 所以,吳越不會是趙光義拿下的吧。

 但趙光義這人,怎麼說呢,他這個做兄長的,都能被他不聲不響的弄死了,留下千年謎團,這趙光義怎麼不能把他覺得礙眼的那些全處理了。

 所以,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是他想的那樣吧。

 感性讓趙匡胤很想蓋棺定論,畢竟他現在對趙光義和他的後代,已經不能用討厭兩個字來形容了。

 是厭惡、是噁心,是恨不得能生生片了那些個敗壞門楣玩意兒。

 反正她對他們也沒什麼感情,對他的大宋更有感情。

 但理性來說,趙匡胤還是覺得自己的猜測太離譜了,趙光義再怎麼毒,也不至於毒到那種地步吧。

 歷朝歷代都有謀朝篡位的事,趙匡胤表示,雖然情理上難以接受,但理智上卻接受了,但就錢俶那樣的人,歷朝歷代也沒幾個真下手的啊。

 所以,應該…大概…可能,不會吧。

 ……

 就在趙匡胤各種頭腦風暴,連當事人本人都受寵若驚又心驚膽戰的時候,虞美人才不急不緩繼續往下講。

 [我相信大家已經很好奇了,一個人到底是怎麼達成又是明君,又是亡國之君的名聲的。

 要知道,就是最為人所知,讓許多人對他有好感的崇禎,在大多人的想法中,他也只能評得上一句有尊嚴的君主。

 看多了委曲求全蠅營狗苟之輩,所以崇禎的死才分外打動人,但也就這樣了。

 但這位可是切切實實的評價挺高的。

 我個人對他的瞭解不算特別多,畢竟吳越是真的冷門,但就我對他有限的印象中(如果有什麼我沒挖到的料,我懺悔),我對他的印象一直是沒多大野心,但很清醒,更不欺壓百姓的一個皇帝。

 不要覺得這個很容易,因為我對明君的要求一直很寬泛,所以還是要說,明君=有貢獻,但不等於愛民。

 我們現在對某位明君有好感,不代表那個皇帝所處時期的百姓也是。

 有些君王在位期間沒有突破性的創舉,我們卻非常喜歡他,那是為啥,那是因為他在與民生息這件事上做得很好。

 所以,轟轟烈烈可能會讓更多人記住你,但平平淡淡卻也是我們很喜歡的。

 當然,先排除宋朝那樣的平平淡淡,謝謝。

 今天我們講的錢俶,就是屬於的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