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菜 作品

第565章 趙匡胤:風評被害.jpg

 哦對了,我承認一件事情,武則天能夠被我排進去,一方面是因為她確實優秀,一方面是因為她確實是皇帝,一方面是性別加成。

 是的,你們沒聽錯,就是性別加成,就像性別讓男人登基一樣,這裡封建社會的性別歧視自然會讓我在主觀裡為武則天加分。

 但相信我,當有一天,我說的不是十大帝王,而是十大執政者,你們猜又能有多少太后加入其中呢。

 咳,廢話有點多了,不過,以上還是有部分是我對趙匡胤的看法的。

 答案是,明君,但主觀裡不會是前十,承認因為兩宋情況對趙匡胤有所遷怒,但又因為趙光義對他有所偏向。

 總得來說,之所以會給趙匡胤減分,還是因為他的思想造就了北宋抑武的局面,當然,並不過分。

 過分的還是趙光義那貨。

 好,個人評價說完,再說說其他人對趙匡胤又是什麼評價,我們就講……]

 虞美人停頓了一下,瞄了眼快到截止時間的投票後臺,才繼續說道。

 [等時間到了宣佈,不過大概率是要講蒙古帝國了。

 從“黃袍加身”到“燭影斧聲”我們來看趙匡胤的歷史評價到底怎樣。

 蘇軾是這麼說的,“予觀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者致之,其餘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

 蘇軾表示,劉邦、劉秀、李世民、趙匡胤,他們都是能成為一統的君王,都是因為不喜歡嗜殺,這才能夠讓天下太平。

 呂祖謙表示,“一舉而平荊湖,再舉而平蜀漢,三舉而平劉鋹,四舉而平李煜。兵鋒所向,如雷如霆,如摧枯,如破竹,無不隕滅者,蓋藝祖閱習之功,有以先之地。”

 這個意思很明顯,我就不翻譯了。

 還有這些,呂中的“以我太祖立國之初,規模廣大如漢高帝,謀深慮遠如漢光武,而正心符印,密契三聖之傳於數千載之上。”

 馮夢龍的“或謂宋之弱,由削節鎮之權故。夫節鎮之強,非宋強也。強幹弱枝,自是立國大體。二百年弊穴,(趙匡胤)談笑革之。終宋世無強臣之患,豈非轉天移日手段?”

 愛新覺羅·弘曆的,“吾於開創之君,獨以唐太宗、宋太祖為不可及焉。二君者,皆以不世之才,平一天下,而以仁愛之心、寬平之政保養百姓,治功燦然,昭於千古……”

 呂思勉的“宋太祖的才略,亦和周世宗不相上下,或者還要穩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