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統一蒙古(完)

 說回來,反正解決了王汗之後,比王汗還強的那個,叫南乃蠻的部落來勁了,他覺得蒙古人沒文化,竟然也敢稱汗,於是決定出兵剿滅鐵木真。

 理由真假我不清楚,但這位首領的行動力真的絕了,動作不可謂不迅速,很快就把成吉思汗的一大幫子仇人聚集在一起要搞一波大的。

 具體表現為,扎木合、阿勒壇、忽察兒和泰赤烏、蔑兒乞殘部,立志要討伐掉成吉思汗。

 我覺得那個首領想的其實是解決了成吉思汗,自己就能一統草原的美夢吧。

 具體怎樣不是很清楚,但成吉思汗的思路還是很明確的——要把敵人一鍋端了。

 講到這裡,是真的覺得,成吉思汗走到這裡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以前我一直覺得,像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簡直就是放屁,啊,我說的是就個人而言,這玩意兒大多時候就是想當逃兵的一個藉口。

 但真的,成吉思汗是將這兩句話的精髓完全表現出來了,尤其是前半句,可不就是別說十年了,二十年我都得把這仇給報了。

 我估計成吉思汗也說不出“此仇不報非君子”,大概率是連話都不會說,沉默寡言幹大事兒,美強慘說的就是他沒錯了。

 反正這一次,在第一部小說的結尾,在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時,成吉思汗一方面積極練兵,設立各種規章制度,用兵策略,整頓全軍。

 一方面找人去對面敵營散播謠言,主打的就是一個“我告訴您的一個秘密,你不能告訴別人,首領不說,但我知道,蒙古人的戰力……”。

 巴拉巴拉一通,中心思想就一個,他們太強,我們打不過的,能跑還是快跑吧。

 再加上成吉思汗還發現了南乃蠻部落的另一個問題,他們統帥不行、紀律也不行,只有兵多。

 反正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一看結局,哦豁,對方基本全滅,就是剩下的殘部也被成吉思汗再後面一一解決。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成吉思汗在草原的苦難終於過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成吉思汗”。

 公元1206年,在經歷過忽裡勒臺大會以後,統一的蒙古帝國終於誕生。

 別問忽裡勒臺大會是啥意思,翻譯一下大概是聚集大會的意思吧,這種還是音譯下來更不明覺厲、更有逼格一點。

 如果說成吉思汗的小說是一套小說的話,這一部應該就到這裡落幕了,草原成功統一,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呢。

 我們休息一下,繼續講一講成吉思汗統一草原後又做了什麼,也許,會跟我們的經驗很不相同哦,大家可以放心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