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疲憊.jpg

 [好,不說廢話了,我其實有查過元朝的各個皇帝,就,很狂野的說,你很難說這些人裡面有昏君,甚至就是我們講的鐵鍋,也是出於他是亡國之君才講的。

 但你要說明君,就元朝那種複雜的形勢,特別是鐵國接手的那個爛攤子,這麼說好像也不是很恰當。

 所以,我們也不糾結了,就講忽必烈吧,他元朝開國皇帝的身份,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但嚴格說起來,少年應該還有一個前綴,他大蒙古國第五任可汗,他是成吉思汗之孫,關係可以說是恨極了,

 忽必烈於公元1215 年出生,青年時便“思大有為於天下”,說個有意思的,當時的忽必烈是十里八鄉有名的聰明娃,被認為是英明睿智,更是因侍奉母親而以孝聞名。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那個時候的忽必烈對訪求前代帝王的功業逸事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喜歡聽唐太宗李世民作為秦王時廣延四方文學之士,講論治道,終成大業的事蹟,沒錯,你們沒聽錯,真說起來,忽必烈還是二鳳的小迷弟一枚,他甚至因為由衷欽佩的緣故,就銳意模仿,然後,很離譜的事情發生了,忽必烈人在漠北,身邊卻聚集了一大幫子的儒生,為忽必烈講《孝經》《尚書》《易經》及儒家的政治學和歷史。

 所以,等到忽必烈登基以後,也是難得的、少數能重視漢文化,推崇儒術的蒙古統治者之一。

 公元1251年,忽必烈的長兄蒙哥汗繼承了汗位,忽必烈受命治理漠南漢地,在這個時期,忽必烈在延請四方文學之士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號稱“金蓮川幕府”的謀臣侍從集團,並兢兢業業的經營起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一直到了公元1259年,蒙哥汗在伐宋途中病逝,一番內亂後,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於開平,建元中統,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

 公元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戰中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

 簡而言之,忽必烈的一生是這樣的,出生—成長—就業—爭鬥—上位—建國—打仗—統一,然後治理元朝。

 南宋末的場面不用我多贅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元朝正式實現了自唐朝以來的又一次大一統。

 目前的大一統朝代有,秦、漢、隋、唐、元,可以說,忽必烈走到這一步,真就是靠血脈中的武力,生生一路平推過去的。

 忽必烈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實也並不讓人如果意外,如加強中央集權、建立行省制度、重視農業生產、發展海外貿易等,使得社會經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和發展。

 而比較讓人意外的卻是,他還尊崇儒學,推行漢法這件事了,但如果結合他從小到大對儒家文化的興趣,實際上這也沒什麼好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