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雍正的迷惑行為大賞

 怎麼著,我讀書說話欠了你的是吧你就要給我弄死,這不純純有病。

 而清朝這個還格外變態,給你們講一個雍正朝的文字獄的起始——年羹堯案。

 先說年羹堯是誰,他是漢軍鑲黃旗人,進士出身,在康熙末年授定西將軍,兼理川陝總督。

 雍正皇帝即位後,年羹堯也是備受寵信的,累授川陝總督、太保、撫遠大將軍、爵封一等公。

 然後,那會兒的年羹堯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就開始飄了,雍正當然看他不順眼,想除之而後快了,只是一直沒有藉口。

 一直到雍正三年二月,出現“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天文奇觀,臣僚上表稱賀,雍正就特別注意年羹堯的奏表,並找到了 “毛病”。

 一是字體潦草,二是將成語“朝乾夕惕”寫成了 “夕惕朝乾”,此語意為終日勤慎,寫倒了也不妨礙什麼,但雍正可不管這些,他就覺得,這年羹堯肯定是居功藐上、心懷不軌啊,那些對年羹堯有怨懟的人一見皇帝都如此,自然就順應聖意,群起而攻之。

 於是,很離譜的事情就發生了,年羹堯就因為這,被劾成92條大罪。

 雍正藉此令年羹堯自裁,親族、同黨或斬首或流放或貶謫,凡是與他有牽連的人統統受到處罰。

 這件事表面看好像是政治鬥爭,但在清朝,這種形式的文字獄還真就是由上自下的,哪個文人敢嗶嗶兩句的,直接給你辦了。

 大的像幾十本的專著、詩文集,小的則一篇短文、一首詩、一封信,一字半句這些,不管是自己作的,還是抄別人的,甚至是從古人那裡抄來的,都可以作為文字獄的罪證。

 都講到這裡,我就順便多說點,康熙朝就發生過一件事,南潯鎮有個大富翁朱佑明,和吳之榮有私仇,吳之榮就嫁禍給他,說莊書序中所稱“舊史朱氏”是指朱佑明。

 結果朱佑明和他的五個兒子也都被處決。此外,牽涉此案的一些官吏和書商、刻工、列名書中的人等等,有的罷官充軍,有的處死,這個案子一共處死七十餘人。

 大家以為這很變態,很反人類,但這在當時還真就是正常得。

 他們逮捕、受審、抄家、坐牢,判刑極重,少數被判終身監禁,流放邊遠,充軍為奴。

 但大多數是殺頭凌遲,已死的人,就開棺戮屍。

 而且一人得罪,株連甚廣,近親家屬,不管是否知情,即使是目不識丁,也一概“從坐”。作者犯了罪,寫序、跋、題詩、題簽之人都有罪,所有與刻印、買賣、贈送書籍有關的人,也都有罪。

 地方官有牽連的自然有罪,沒有牽連的也犯了“失察”罪。總之,一個案件的罪犯,死得算是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