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秦、兩漢(絲路版)


第621章 秦、兩漢(絲路版)

各朝代眾人的反應倒是正常,他們真的在很認真的思考一個問題,“漢武帝不愧是有什麼玄學體質吧,錦鯉附體?”

這說法他們是從後世聽來的,但不得不說,用來描述他們此刻的心情,真的是分外貼切。

不然漢武帝是怎麼做到做什麼都有所成就呢。

咳,雖然不一定跟匈奴相關。

這樣看,匈奴還真的是漢武帝的一生之敵沒錯了。

從前,他們對漢武帝的印象是:能力頂尖、足智多謀、葷素不忌、卸磨殺驢、陰晴不定。

總而言之,所有反派大佬身上的特質,在漢武帝的身上都能看見。

而現在,他們的心情是,你可真不愧是劉豬豬啊,他們的印象改觀了,真的,一下子就變成了:無比執著、鬼點子賊多、幸運值點滿、要啥有啥。

別問,問就是一個人到底是怎麼做到又長壽,身邊還都是人才,又海陸雙棲(這裡特指絲綢之路),又是千古一帝的。

也有少部分的真刻苦學習黨,那是一點多餘的感慨都沒有,正奮筆疾書的聽著虞美人總結科普的內容。

要知道,他們從前要是對這方面感興趣,是要在浩如煙海的史書中去努力摳出那麼點信息的。

最重要的是,你也不知道自己擁有的那幾本書裡面,能不能看到這部分內容,更遑論想要學習沒有那麼多書的普通人,一個個的拿著樹枝劃拉著從天幕那裡學的簡體字,想要更多瞭解一點,這萬一也是條出路呢。

……

虞美人就沒那麼多感慨了,因為對於漢武帝,她在知道的時候就已經震撼過了,這部分已經是她掌握的知識了。

[春秋戰國之後,就到了秦朝,在政哥統一華夏後,嶺南地區,也是得到了極快的發展。

這個大家都知道哈,海上絲路的港口番禺地區就在那裡,我們現在叫這裡廣州。

在當時,番禺地區已經擁有相當規模,技術水平也很高的造船業。

所以,可想而知的,在先秦和南越國時期,嶺南地區就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的基礎。

根據出土遺物,以及從史書來看,秦漢時期的南越國的造船水平,已經能製造出25到30噸的木樓船,且他們與海外也有了相當的交往。

你們肯定問了,這南越國有是個啥,這個我記得我說過,我帶大家回憶一下。

就是,始皇帝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大將屠睢率50萬大軍,發動了南征百越的戰爭,到了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命任囂和趙佗再次進攻百越各部族。秦軍勢如破竹,該戰使整個嶺南地區從此劃入了秦朝的版圖。

重點就在這裡,那個叫趙佗的,後面幹了件大事兒,秦朝滅亡後,他就直接自立為王,建立了個南越國。]

秦朝。

秦始皇聞言,蹙了蹙眉就沒有更多反應了。

怎麼說呢,這件事他已經派人在處理了,且比起這個趙佗怎樣,她更關心的是百越之地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