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菜 作品

第652章 漢武帝篇(8)漢朝人民:我也開掛了

但我還可以劇透更多,比如在北周保定二年至唐朝這段時間,著名水利家姜師度在這廣帶重新興建灌溉工程。

最後“於朝邑、河西二縣界,就古通靈陂,擇地引洛水及堰黃河灌之,以種稻田,凡兩千餘頃,內置屯十餘所,收穫萬計。

啥意思呢,就是在姜師度重新規劃了一下,不僅引洛,而且引黃河水灌溉,效益更加顯著。

此後引洛水灌溉相沿不斷,解放後洛惠渠進一步擴展,灌溉面積增長至六十餘萬畝。

是說龍首渠的建成,使4萬餘公頃的鹽鹼地得到灌溉,並使其變成“畝產十石”的上等田,產量增加了10倍多。

還有呢,這段穿過商顏山的地下渠道長達5公里多地下渠完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西域。

然後啊,直到今天,新疆人民在沙漠地區仍然用這種井渠結合的辦法修建灌溉渠道,叫作“坎兒井”,中亞和西南亞的乾旱地帶也用這種辦法灌溉農田。

意思是,西漢首創的井渠法不僅是我國瑰寶,更是世界的瑰寶。

牛逼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