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欣寶 作品

第九十章 無中生有

武王伐紂距離現在,已經過去兩百多年,現在的人其實也搞不清楚武王伐紂時期具體發生了什麼。

他們只知道紂王暴虐失德,在牧野之戰慘敗,故而失去天下,但紂王具體幹了什麼,沒人知道。

覺悟微笑道:“公子可知,懿王失德,豳父有德?”

這是一個歷史典故,周懿王是嫡長子繼承上位,非常符合周禮,但是當時的貴族以及國人都認為他沒有德,豳父是依靠篡位當的天子,明明不符合周禮,但是當時的人卻都認為他是有德之人。

公子赤若有所思,旋即臉色大變。

如果真如覺悟先生說的那樣,那他的國君之位恐怕就不穩了。

民眾並不在乎君位是不是嫡長子繼承,只在乎新的國君能不能給他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豳父就是最好的證明,他明明是篡位當的周天子,但是因為他擊敗了犬戎,收復了太原之地,還減輕了民眾的負擔,所以當時的人們都認為豳父是有德者,哪怕豳父違背周禮篡位。

如果有人篡奪君位,並且在篡位之後施以仁政,那麼,民眾就會支持他。

一想到這裡,公子赤就愈發有危機感。

齊國的君位繼承非常混亂。

你說他兄終弟及吧,有時候他又是嫡長子繼承。

你說他嫡長子繼承吧,有時候他又是兄終弟及。

誰也不敢保證下一任齊國國君是國君的兒子還是弟弟。

“先生,能否再講一講您的【無中生有】。”公主蔚請覺悟講解無中生有,眼神卻飄忽不定,偷偷看著在場貴族少年中的俊美者。

覺悟點點頭,為眾人講解無中生有。

三位弟子中,阿納悟性最低,從來聽不懂,但每次聽講都非常認真,卡雅悟性一般,但是有時也會不認真,翎的悟性最高,但是不願意聽講,每次聽著聽著就昏昏欲睡。

覺悟用舉例子的方法來講解無中生有。

“從前,有一個楚國人去洛邑坊市買東西,這個楚國人對坊市的小攤販說道,我想買無。”

“小攤販不解道,無是什麼,我們這裡不賣無。”

“楚國人指了指自己腳上穿著的木屐說道,就是這個,我想買這個。”

“小攤販恍然大悟,哦,原來你說的無是這個,我們洛邑人不穿你這種鞋子,所以不知道這個叫什麼。”

覺悟說完,公子赤有所領悟。

所謂無,就是誕生,起初,人們不知道木屐,因此,不會有木屐這個概念。

等到人們知道木屐這種東西時,木屐就有了名字,這個名字可以是木屐,可以是木鞋,可以是楚屐,可以是荊鞋,隨便什麼名字都行,這裡統稱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