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基因編輯

 同時,由於生命的特性,基因又擁有決定性狀發育,攜帶的特定遺傳信息轉錄給信使核糖核酸,在核糖體上翻譯成多肽鏈,多肽鏈摺疊成特定的蛋白質。

 其中有的是結構蛋白,更多的是酶。

 基因正是通過對酶合成的控制,以控制生物體的每一個生化過程,從而控制性狀的發育。

 所以,同一物種的生物,不管幼年期是什麼樣子的,到了成年期,幾乎特徵都是一樣的。

 而生命的最大可塑性並不是以上的兩樣情況,而是基因的可變性



 基因可以由細胞內外誘變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突變,突變的結果產生了等位基因和復等位基因。

 由於基因的這種可變性,才得以增加了生物的多樣性,為選擇提供更多的機會。

 這是物競天擇為數不多的基因層面的支持理論,簡稱變異。

 窮人就是靠的基因可變性追趕富人。

 而不死生物則不一樣,它們的目的是維持自身,而不是傳承信息。

 所以,不死生物幾乎是不會自然變異,大部分不死生物誕生的那一刻,實力是多強,幾十萬年後依然不會有什麼變化。

 哪怕是最具人性化的吸血鬼也是一樣,沒有外力的作用下,從成為吸血鬼的那一刻開始,是弱是強已經註定了。

 想要變強,只有外力作用才會有所變化,或者變異。

 但是究竟要多大的外力,什麼屬性的外力,又或者什麼性質的外力,才能讓不死生物變異?

 這個問題一直在不死生物的研究上難以有什麼進展。

 因此童教授提出了一個想法,基因編輯,就是利用現在人類的基因技術,對不死生物進行基因改造,從而達到不死生物的變異。

 比如,把嗜血獸與吸血鬼貴族的基因進行對比,把嗜血獸嗜血的那部分基因進行編輯改造,這樣是否是人為製造出吸血鬼貴族?

 童教授認為,不死生物的身軀只是一個殼,裝什麼基因進去,它就會顯現那個基因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