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作品

72.改變思路


                 富含維生素的酒精飲料,這還是對於獵魔人來說。

  對普通人來講,這種藥劑倒是不至於毒死人,但頭昏腦漲也是免不了的。

  問題的關鍵確實是濃度。

  藍恩捏起一片乾製金銀花,皺眉端詳著。

  粗加工原材料的有效成分,並不是均勻的分佈在葉片上。

  根據波爾東鍊金筆記的記錄,這份金銀花的藥用價值主要在花瓣遠離根莖的那一端富集。

  花瓣的根部約五分之一處,藥用價值就相當稀少了。

  這還是一朵花的花瓣上,有效成分就已經如此分佈不均。

  更不用說在不同地區生長的不同花朵。

  鍊金術師在製作成品的時候,大多是運用自己的經驗與眼力,來進行分量上的增減。

  來確保整份藥劑的有效成分處於可用的濃度。

  在故鄉世界,中藥西做主要是採用了分子技術,將藥用成分從藥材裡完全提取出來。

  壓成的藥片幾乎完全就是藥用成分的純淨物!

  但在藍恩現在所處的環境裡,談及分子技術未免太不切實際。

  短暫思索後,藍恩做出了決定。

  “曼妥思,如果放棄我們已有的化學實驗思路,轉而跟隨本地鍊金思路,我們的學習進度會有多快?”

  “預計將在總時長十小時上下的練習中完全掌握【燕子】的製作。”

  這十個小時裡,主要時間會用在將藥材的有效物含量形成經驗,錄入數據庫。

  鍊金術師們需要把自己一生中的絕大多數時間放在對藥材甄別的熟練度上。

  因為他們必須用自己屬於常人的感官感受藥材的一切,形成記憶。

  並且一天不練手生,三天不練連腦子都生。

  但對藍恩與曼妥思來講,他們甚至可以把一朵花上的每一片花瓣都當做獨立樣本來分析。

  一大袋乾製花瓣的樣本量,就比得上一個鍊金術師一輩子做出藥劑所得到的經驗要多了!

  畢竟,他們甚至得做出來一瓶藥劑才知道自己的手準不準。

  不是追求經驗嘛?這經驗夠不夠?

  而且曼妥思的完全記錄能力,也讓藍恩根本不會出現技術衰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