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作品

650.驕兵


                 針對這次大型會戰,藍恩已經完成了對尼弗迦德指揮系統的肢解。

  尼弗迦德軍隊在剛開始的時候,一度因為通信系統的優勢而佔盡先機、屢戰屢勝,幾乎將勝利的天平一壓到底。

  但是隨後,他們的通信系統中,身為節點的術士被一通亂殺。

  在藍恩不斷突圍、前進的道路上,至少已經有十幾個陣地的術士和指揮官被他當場砍死,陣地也被後續的‘餘燼’部隊衝散編制。

  十幾個陣地,就算是在這個龐大的戰場上也是一片不小的地方了。

  北方聯軍因為一系列的指揮失敗而產生了連鎖反應,但是尼弗迦德軍隊也因為這十幾個陣地的失守而產生了陣線破口。

  並且問題還在擴大。

  因為他們的總指揮部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命令下達了,所有底下的部隊都對這種現象表達了極大的不安。

  長官們不得不進行頻繁的安撫和隱瞞,才勉強維持住軍心穩定。

  後來總指揮部確實是發來了消息。

  但是這消息的內容,卻跟所有的基層指揮官們的預想大不一樣。

  “敵人有追蹤術士位置的手段,因此從此刻開始,基於術士的通信不可再用,術士們開始作為普通戰鬥力編入軍隊。決勝之時已至,為了尼弗迦德的榮譽!為了偉大日輪!我們將在一小時後開始全體衝鋒!”

  指揮官們幾乎無法理解這份命令。

  因為這是一場總人數達到十萬以上的大會戰,龐大的戰場規模讓每個人都沒法瞭解其全貌。

  也許就只有總指揮部能因為充足的情報支持而看的更多、更遠而已。

  所以這些基層指揮官們其實都對整個戰局的進展大方向缺少感知。

  現在戰局的進展這麼順利嗎?北方人這麼不堪嗎?

  這就是所有基層指揮官在收到命令後,腦子裡首先浮現的念頭。

  一場大型會戰,基本流程幾乎都是固定的。

  先是雙方排兵佈陣,然後以陣地、戰線的形式互相侵佔、擠壓、消滅。

  至於最後一波流的衝鋒.這個階段雖然在各個文藝作品、詩歌、話劇中被著重突出,彷彿是英勇的表現和決勝的關鍵。

  但是指揮官們其實都有一個共識。

  最後的集群衝鋒,這玩意兒就跟告白一樣:是宣佈勝利的樂章,而不是宣佈開始攻堅的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