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朱元璋 作品

第 313章 軍制改革


                 大明的軍官大多數來自於世襲,現如今軍中當值的多是子承父業,一些有爵位的家族,衛所的百戶和千戶,還有許多的軍戶。

  大明創立十五年,完整的篩選體制已經形成了。地方各衛所是基礎兵源,一到大戰,或者邊軍還有京軍大量減少,就會從地方衛所挑選。

  或者臨時組建大軍,也是抽調衛所士兵,加入大軍,戰爭結束後返回原籍。衛所的士兵父死子繼,源源不斷。

  這樣就導致了,衛所裡面的人是沒有晉升通道的,因為是父死子繼,他們的領頭已經被限定。

  他們沒有往上走的路,而且由於地方衛所的官員是世代把控,所以極易侵吞軍田,這也是後世軍戶糜爛的重要原因。愛讀免費小說app無廣告、更新最快。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下載: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敬請您來體驗無廣告閱讀app愛讀免費小說app

  朱雄英覺得,想要大明的軍隊永遠保持戰鬥力,一個明確的晉升途徑是一定要有的。

  千戶百戶,不可只停留在一地,要輪換才好,南北相換,東西相換,十年一換有監督這樣才能避免軍田被侵佔。

  武舉的意義是找出真正有實力的人,明朝的武舉實在是太過容易,含金量根本不夠。

  “皇爺爺,武舉有很大的意義,可以為軍隊遴選大量的人才,可以注入新鮮的血液。雖然現在有開國勳貴在,可以穩穩的壓住文官一頭,但是誰能保證再過100年,不會像弱宋一樣對文官卑躬屈膝?”

  “大明不可能永遠都有仗打,但是以後為了人才每三年一次的科舉卻一直要實行下去。”朱雄英認真的看著老朱,一字一句的說道。

  老朱喝茶的手頓住,一旁的朱標也深深皺起了眉毛。

  大明不可能永遠都打仗,但是卻必定要舉行三年一次的科舉。

  那些跟隨老朱屍山血海裡走出來的老將們都會老去,而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虎父犬子的概率遠遠大於一門三傑的概率。

  只有戰場才能鍛煉出名將,只有屍山血海才能培養出帥才,每個將軍都是踏著屍骨成長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