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朱元璋 作品

第697章 鐵路的好處


                 洪武二十一年的春天,大明異常的忙碌,三年一屆的科舉馬上就要開始,皇太孫要北伐的軍隊也還是緊張在籌備之中。

  而如此士林中的大事,朱雄英除了在張羅著自己出行的大事,也在密切的關注著這一次的科考。

  畢竟洪武二十一年的這一次科舉可謂是出了幾個名人,就光朱雄英知道的就有任亨泰、解縉、還有方孝孺的表兄盧原質。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經過這幾年的教導,朱雄英的算學堂可謂是人才輩出,這一次進入會試的可整整有近五十人。

  一舉考上秀才的,也有近百人算是真真正正的將算學堂的名聲給打出去了。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算學堂的名聲打出去了,自然為朱雄英帶來了更高的收益,其他道的算學堂也配套了一個小型八卦城,如今算學堂的名聲起來了,各道的八卦城的房屋又迎來一陣搶購潮。

  當然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這裡面許多人都能夠算的上是心學子弟,都將知行合一當成了自己的座右銘。

  可以看見,只要再過下去十幾年,等到皇家學堂,那群被新式教材教出來的學生,將會變成朱雄英需要的中堅力量。

  識字,懂得一些計算,能夠看得懂公文,之後對於槍械和新興事物應該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這邊是朱雄英的最低要求。

  已經洪武二十一年了,距離其穿越過來已經過了六年的時間了,大明已經踏上了飛速發展的時段,紅薯和土豆兩個神物,經過大力的推廣已經遍佈了大明,有了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的政策,普通老百姓身上的擔子少了許多,糧食也便宜了,自然老百姓的生育熱情就高漲了。

  光這兩年來,報上來的新生兒數量,都快趕得上如今人口的十分之一了。

  老朱看著手裡的數據樂的眼睛都快沒了,平日裡有時候溜出宮去,聽到的全是對老朱家的歌功頌德,而且老朱有一個妃子懷了孕,再一次驗證了自己寶刀未老的老朱更是走路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