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尋李言 作品

第 17 章 第十七章


                 隔天早上,一上午兩節法制史連上。

  大教室裡。

  法制史老師對著投影屏幕介紹:“咱們法制史,這門課其實就是研究法律,研究相關制度的發生,它的發展、演變和規律的科學。”

  “法制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裡的每一處,都體現出了法制的作用和重要性。”

  “那麼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清末、民國時期的法制……”

  自開課後,雲詞才發現一班二班兩個班級的課表高度重合。

  說是分了班,但這個班分得很隨意,大部分課程都是還在大教室裡,兩個班一塊兒上大課。基本兩節課連上,早上八點開課,一直上到中午吃飯。

  一班二班之間最明顯的分班體現,就只體現在座位位置上。

  兩個班的人各坐半邊,中間隔著一列空位,這列位置空得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瞅著跟三八線似的。

  按常理來說,這群大學生不至於那麼規矩。

  分散坐的情況在其他專業很常見。

  但他們是法學一班二班。

  他們的班長一個姓雲一個姓虞。

  ……

  且這兩人據說剛私下鬥過毆,剛被輔導員從警局裡撈出來。

  於是兩個班的人誰都不敢吱聲,只能老老實實和隔壁班劃清陣營。

  身為班長的雲詞不知道他們居然有這麼多心思,他對班級秩序感到滿意,看著提前做好的預習本,著重聽幾個昨晚沒太記清楚的重點要點。

  講臺上,法制史老師講著講著,大概是私下也聽說了他們兩個班級的瓜,忍不住跑題:“聽說咱們班有一些心懷正義的同學啊。”

  “遇到敲詐勒索,第一時間報警是對的,但是你們這後續操作……不需要找那麼多人的哈,群體聚眾,容易影響社會秩序。”說著,法制史老師點了名,“兩位當事人覺得呢。”

  這事是過不去了。

  雲詞想把頭埋進課本里,他站起來冷著臉應了一聲,只是這樣被當眾點名,耳尖稍微有點紅。

  虞尋就坦蕩多了:“我下次注意,爭取控制一下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