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上?我在異界背唐詩! 作品

第 237 章 《飲酒》,傳世名作,贈劍含光

  下面他答到“心遠地自偏”,心在遠方,人就感覺自己居住在僻靜的地方,由於心在遠方,對於近旁的事物就不會感到刺眼,也就不會在意和計較。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抬頭就看見了南山的影像,“見”字用得極妙,是景隨人意,而非人追景動。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在晚霞的照映下,一群群鳥兒開始歸巢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裡邊有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說出來卻忘了該怎麼說。結句是一種總結,同時也是一種啟發。詩人在這裡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如何使自己的人生保持一個美好的理想狀態,要達到這個美好的理想狀態,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返樸歸真。

  而從另一角度來說,“真意”在第二節就已引出“心遠地自偏”,避開塵世之紛擾,意念行之,則心境澄澈。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則是講詩人採菊之時,並不是刻意去尋找,而是隨手採來,但當採下之時,卻發現自己眼前之景正是一幅南山圖。這兩句妙不可言,妙在“見”字,“見”出了詩人無意為之的心情,“悠然”則道出了詩人的心境。

  “傳世名作,此乃真正的傳世名作!”

  易先生忍不住讚歎道,他雖然無法寫出這樣的詩詞,但卻能夠深深地感受到這首詩詞中蘊含的意境與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