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上?我在異界背唐詩! 作品

第 530 章 寧拔夫子一撮胡,不惹老鑑一根毛


                 其實詞宋最先想到的詩詞,是曹丞相的那首《龜雖壽》,那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實乃絕世經典,也符合鑑先生如今的心境。

  不過詞宋沒有選擇它,原因在於“龜”字,鑑先生因為看不慣世俗,選擇隱世,這並沒有什麼不妥,但詞宋若是寫下這首《龜雖壽》,難免會有暗嘲鑑先生為了明哲保身,而龜縮不出的嫌疑,所以思慮再三,他還是選擇了《登高》。

  這首《登高》乃是詩聖杜甫於人生暮年時期,登高遠眺,感嘆於秋景壯闊,同時又悲於自己一生壯志未酬,孤獨寂寞,因而做下此詩。

  這首詩雖然處處寫悲,但卻又悲而不哀,悲而不怨,格調也是雄壯高爽,慷慨激昂,高渾一氣,古今獨步。

  正因如此,詞宋在寫這首詩詞前,特意與文運寶珠的前輩進行了溝通,讓他做好準備,接收才氣。但這首《登高》帶來的才氣反噬還是超過了詞宋的想象,若非鑑先生出手相助,詞宋雖然能扛下來,但至少要在床上躺上半個月。

  “是啊,老夫雖已達到半聖境界,可如今也不過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更何況那些還未達到半聖的世人?”

  鑑先生感慨道,“這首詩篇,老夫收下了。不過老夫手中沒有能夠與之媲美的寶物來置換,這樣吧,待老夫回山林中一趟,取些好東西。”

  “此詩是前輩用承影劍置換而來,一物換一物,前輩不必再去拿其他東西。。。”

  “那怎麼行?承影劍雖然名氣大,但說到底也不過大儒墨寶,若非出於名家之手,還有那個所謂的傳說在,和垃圾有什麼又有何異?”

  “老夫這就回去,不論如何,一定要取些老夫最珍貴之物來,以配得上這首千古名篇!”

  說罷,鑑先生化作一道翠綠的流光,消失在了大堂之中。

  “額。。。”

  詞宋沒有想到鑑先生的動作這麼快,他話都沒有說完,鑑先生就離開了。

  “真不愧是半聖,大儒墨寶已經是很多文人夢寐以求的寶貝了,但在半聖眼中就是垃圾。”

  詞宋自言自語的感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