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514章 懷上了


                 劉強棟的兒子過百天,他對此不太關注,一門心思都在事業上。

  周不器對此卻很關注。

  好朋友都是處出來的,往往越是關注一些不重要的小事,越能體現二人的關係。

  就跟送禮是一個道理。

  送一部5萬塊錢的車,人家啐你一臉。可送一隻2萬塊錢的筆筒,人家卻像寶貝一樣的供起來,會經常性地想到這個朋友。

  送禮,就要送性價比最低的東西。朋友間增進友誼,就要浪費大把時間在一些漫不經心的小事上面。

  周不器在老房子那邊組了個局,跟溫知夏一起,忙忙活活地準備了一頓晚餐。

  邀請劉強棟一家三口過來。

  這份感動可想而知。

  小孩子精力不濟,要麼吃要麼睡,即便哭鬧幾聲,也像貓叫似的。周不器抱都不敢抱,送上個長命鎖,也就是大人的時間了。

  “怎麼沒換個大房子?”

  劉強棟對這套百來平的房子有些驚訝,覺得以周老闆的身家,住豪華公寓、住別墅都是應該的。

  周不器笑笑,“有房子,下個月,就想搬到碧海方舟那邊的別墅區呢。”

  “那還行。”劉強棟笑了笑。

  “怎麼樣,最近工作都順?”

  “哎!”

  “怎麼呢?”

  劉強棟抱怨道:“我算是發現了,在國內做生意,有著全世界最慘烈的市場!”

  周不器眉梢一挑,以為他提的是近期的社論輿論,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就平和的安撫道:“放心吧,有一些頑固派在跳,早晚被壓下去。民營企業在國家經濟中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想改回去根本不可能。”

  劉強棟愣了一下,隨即失笑,嘆了口氣:“我從來就沒失去過信心,我說的是市場競爭。”

  “是嗎?”

  “我看書上說,猶太人的創業,第一個人開了個加油站,第二個猶太人過來,就會開個餐廳。第三個猶太人過來,開個洗車房。後來無數猶太人過來,這裡就形成了一個小城鎮,經濟繁榮。國內完全相反。”

  周不器好笑,“怎麼說?”

  劉強棟哼了一聲,“在國內做生意,第一個人開加油站火了,立馬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前面一個後面一個。嚴重缺乏創新,全是抄襲。”

  周不器點了點頭,道:“社會保障體系不夠,看看國內創業的人,高等學歷的比例有多少?有知識、有能力的人,絕大部分都選擇了更保守的生存之道,在老老實實打工,賺一份死工資,可比創業安穩多了。一旦創業失敗,背上幾百萬的債務,一輩子就完了。”

  他一直有一個觀點,就是在大學裡,是六十分萬歲。

  這是一個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三重境界。

  底層思維的人,可能會認同這種論調。因為社會里流傳著一種“知識無用論”,尤其是成功學的那夥人,最喜歡拿這一套來洗腦,荼毒了一大批人,有些人甚至抱著這種論調天天逃課上網通宵。

  中層思維的人,就會覺得這種論調很荒謬。知識才是生根立命的關鍵,混學歷、沒能力,進了社會就是白費。

  再高一層的人,就真的是六十分萬歲了。